重慶渝派服飾轉型走品牌路線 軟實力需同步跟上
在全國服裝市場啟動“收縮”戰略時,重慶本土服裝企業卻逆勢擴張。近日,商報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今年多家本土品牌紛紛加快了開店速度,有的平均一個月就開出了4~5家店。不過業內專家提醒,在企業擴張的同時,設計、服務等“軟實力”一定要跟上,忌步入早期服裝企業粗放的“跑馬圈地”擴張后塵。
本土服裝加速開店
繼進駐新世紀、萬達百貨后,近日,重慶本土高端男裝品牌爵卡·尼杰亞解放碑王府井店也正式亮相。據了解,今年以來,爵卡·尼杰亞已經在重慶、貴陽、成都等地新開了30多家店面,相當于一個月新開4~5家。據尼杰亞方面透露,下半年還將入駐南坪百盛、沙坪壩王府井、成都摩爾百貨等各大商場。
商報記者還了解到,除尼杰亞外,重慶樹王、紜夢制衣等本土服裝品牌也正在加快品牌擴張。重慶樹王市場部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正在制定下半年的開店計劃,如今的重點是品牌推廣以及提升品質。紜夢制衣總經理卓小紅也表示,下半年將在專賣店、店面形象等方面有更大投入。
段記西服掌門人段遠紅則透露,兩年之內,段記西服的店面要從現在的百余家發展到500家,讓“段記”品牌走向全國。
“做零售一定要有品牌支撐。”渝中區個協渝派服飾協會秘書長任小剛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渝派服裝精品城也在從原來的批發模式向零售模式轉型,協會還計劃與全國各地的商場尋求合作,爭取讓更多品牌入駐商場。
轉型走品牌路線
在本土服裝品牌紛紛發力品牌擴張的背后,是整個服裝行業正在發生質的變化。
“服裝行業不再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重慶服裝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尚福介紹,現在服裝行業并不是誰都可以貿然進入的,如果沒有品牌和發展潛力,便很難發展。
任小剛表示,本土服裝企業此前大多是小作坊式的廠房,銷售方面也大多是通過經銷商代理。但在服裝行業不景氣的形勢下,這種模式已經行不通了,企業必須加強自己的品牌塑造,因而很多企業開始向品牌路線轉型,加大開專賣店的速度。
“這也更堅定了未來的服裝企業必須走品牌之路。”陳尚福解釋,去年,市經信委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服裝企業轉型做品牌。但重慶目前服裝品牌的全國馳名商標只有兩個,今年預計還將誕生1~2個馳名商標。
而從效果來看,品牌價值正在決定著服裝企業的利潤。
陳尚福透露,從今年服裝行業的發展來看,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由于品牌附加值提升,重慶本土上規模的企業銷售利潤卻表現出上升態勢,以今年1~4月為例,我市規模以上的67家服裝企業利潤總額1.38億元,同比增長9.22%。
對此,尼杰亞直營系統經理段曉麗也透露,以尼杰亞為例,去年銷售額便同比上漲了30%。
在影響力方面,品牌的作用也在逐漸顯現。有服裝企業負責人透露,此前本土服裝進駐商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本地品牌很難拿到大店面,平均只有30平方米,但現在只要是比較響亮的牌子,有的可以拿到上百平方米的邊廳位置。
建議
軟實力需同步跟上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重慶很多本土品牌而言,知名度不夠是一大硬傷,從去年開始,整個服裝行業都步入調整期,這恰好給本土服裝品牌一個機會,借調整走上真正的品牌之路。
但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重慶本土品牌的店面仍然多集中于西南地區。多家企業表示,將從西南地區的覆蓋逐漸走向全國。
對此,中研國際總代商學院執行院長金宏淵指出,目前,國內服裝行業已經正式走向零售時代。在零售為王的今天,企業一定要重新認識“新生代消費群體”,切忌以傳統的模式搶占市場。重慶本土品牌在走向全國市場時,品牌設計、質量、服務等“軟實力”也必須要跟上,忌步入早期服裝企業粗放的“跑馬圈地”后塵。而是同步通過細分風格、細化營銷等,全面塑造品牌力量。
“現在開店都是有計劃的進駐大型百貨商場,主要是擴大品牌影響力。”對此,爵卡·尼杰亞百貨部經理王玉琳表示,如今服裝企業都很注重店面形象以及服務方面,同時也更加注重貨品風格及質量。例如今年尼杰亞在重慶新開的10家店中,有8家都是在大型百貨商場,前期對店面形象的統一設計、風格的定位等都十分講究。同時,為了保證款式的新穎,尼杰亞目前在倫敦、香港、上海都設有研發中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