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鳳祥等知名金店涉嫌價格壟斷被調查
如今,在“中國大媽”上演搶購黃金大戰的同時,老鳳祥等百年金店卻面臨新一輪的經營危機。近日,上海老鳳祥等知名金店涉嫌價格壟斷被調查,再度引起了公眾對黃金市場價格的關注。
國際金價在經歷近12年的上漲行情后,在最近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暴跌近30%。雖然近期金價略有上漲,但某些飾品企業如老鳳祥珠寶在金價下跌之前,高價收購了許多原材料,面對原材料價格下跌,企業盈利大受影響。“目前的銷售情況非常好,但利潤卻幾乎沒有了”,老鳳祥的首席發言人王恩生稱。
在此情況下,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猶如雪上加霜。目前,老鳳祥等多家上海金店向上海市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遞交《自認報告》,承認“企業之間相互串通統一價格,損害消費者權益”。
遞交《自認報告》,是為了“酌定從輕情節”。按照2012年老鳳祥的銷售額大約250億元估算,如果按照上《反壟斷法》相關條條文處理,老鳳祥最高有可能獲得25億元罰款。
反壟斷調查漩渦
日前,發改委反壟斷局對包括老鳳祥在內的上海多家金店的調查引發市場極大關注。
有報道稱,上述金店通過一個名為“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的平臺,聯合串通壟斷上海黃金飾品零售價格。
報道還稱,相關的調查取證階段基本結束,涉及的多家公司已向上海市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遞交《自認報告》,承認“企業之間相互串通統一價格,損害消費者權益”等行為,涉及的企業包括老鳳祥、老廟黃金、亞一金店、城隍珠寶、天寶龍鳳、周大福、周生生等多個知名品牌。
為此,周大福和周生生近期先后發布澄清公告。其中,周大福分別于19日和23日發布聲明和澄清公告,稱公司不涉及媒體報道的旗下上海金店違反《反壟斷法》的情況。
盡管如此,在不利消息影響下,香港上市的黃金相關板塊近日出現普遍下挫,內地珠寶股也受牽連。
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經營者違反法規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機構責令停止行為,沒收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
有媒體據此推算,如果按照上述法規處理的話,老鳳祥或將被處以2.5億元以上,25億元以下的罰款。
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8月,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和上海寶玉石協會召集了13家主要會員單位,擬定行業自律價;2001年12月24日,上海市物價局對上海市13家黃金飾品公司開出行政警告處罰決定書,判定這13家企業制定的黃金“行業自律價”為“價格聯盟”,要求立即停止執行最低基準價。但最終處罰令被取消。
根據官網信息,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成立于1996年,自稱現有會員單位達226家,行業覆蓋面達到85%左右,市場銷售占有率達90%以上。
黃金投資價值迷霧
著名財經評論員朱大鳴稱,黃金一直被視為保值升值的寶貝,但事實上黃金不過是萬種商品的一種,它隨著市場波動而波動,也具有大幅度貶值的風險。
而作為消費品的黃金緣何具有投資價值?
事實上,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具有負相關關系,即黃金對美元具備保值功能,但是,人民幣與美元指數卻并不尋在明顯的正相關或負相關關系,因此黃金實質上不能對人民幣保值。
國內黃金制品很多被賦予“投資概念”與金店的銷售策略有很大關系。
老鳳祥2013年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公司業績仍實現兩位數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面對今年以來國際金價的持續下挫,公司沉著應對,注重營銷策略,逆勢而上,大幅提高黃金飾品及其他門類產品的銷量;同時靈活有效的運用好避險工具,努力確保核心產業盈利能力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據業內人士指出,很多金店在銷售金條、工藝品等金制品時,往往承諾店內對部分產品進行“回購”,也就是當消費者購買此類產品時,可以隨時將持有的現貨商品根據當日的價格轉賣至金店。
但對于這類具備“投資價值”的金制品,卻沒有相關交易的統計數據,以此看來,交易量并不足以引起關注。
HCR(慧聰研究)翟樹卿向騰訊財經介紹,事實上,在國際金價下跌環境下,“中國大媽”(45歲以上消費者,女性為主)購買黃金飾品等多數并非是投資行為,而是看中其保值特性,以及作為禮品、飾品等,而并非普遍報道的是一種“抄底行為”。
百年老店的經營困局
數據顯示,在國內珠寶品牌中,周大福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和擁有率都遠高于競爭品牌,其中,知名度達到84.1%,周生生為78%。 在擁有率方面,周大福一枝獨秀,超過4成高端消費者擁有周大福的產品,周生生的擁有率為27.9%。
而以老鳳祥、豫園、北京菜百為主的“老字號”與上述品牌卻有著定位優勢,據了解,這些老字號的消費群體大多以45歲以上女性消費者為主,她們對飾品的設計要求相對較保守,而且偏向質量好、價格實惠的金制品。
而事實上,除了黃金市場指導價格以外的設計附加值等方面,老字號顯然與新興品牌有著較大差異。
據HCR(慧聰研究)翟樹卿介紹,從產業鏈上來看,老鳳祥等百年老店相對比較簡單,目前仍是以黃金商品銷售為主,買進原料經加工廠商加工后進店銷售,缺乏相應的風險對沖工具,因此在國際金價大幅波動的時候,風險相對較大。
老鳳祥方面表示,面對今年以來國際金價的大幅波動,公司注重營銷策略,大幅提高黃金飾品及其他門類產品的銷量。公司靈活有效運用避險工具,努力確保核心產業盈利能力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但對于如何避險卻并未提及。
此外,從知名度還是擁有率來看,老鳳祥等“老字號”卻與周大福、周生生相比仍然不具備競爭力。數據顯示,有21%的高端消費者表示未來半年會購買周大福,周生生的這一比例為13.6%,位居前兩位。
金價前景不明 產業鏈萬馬齊喑
本周一,紐約商交所8月黃金期貨結算價在上漲了3.3%,至1336美元/盎司,創6月19日以來最高結算價紀錄,同時金價也創出一年多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受此消息提振,周大福、周生生、六福集團、英皇鐘表珠寶等黃金珠寶股近期整體走強,市場亦憧憬金價在短期將有更好表現。
不過,在外資投行看來,市場信心仍然不足,黃金走勢還將持續疲弱。花旗集團此前發布研究報告稱,盡管金價近期反彈,分析師仍看跌黃金,并預計金價將在第四季度前跌至每盎司1150美元,而且可能在年底前跌穿每盎司1100美元。
盡管周大福最新公布的2014財年第一季度(今年4月~6月)財務數據顯示,期內整體營業額同比大增,但美銀美林仍然給出了跑輸大市的投資評級,認為存在國際金價走勢趨弱、公司毛利率趨勢不明朗以及銷售前景可預見性低等不利因素。
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部資深顧問陳思進(微博)同樣認為,黃金已然進入漫長的熊市,總趨勢向下,將會持續數年,最短5年,長可達15年以上。即使金價回升,也只是進兩步、退三步。
在黃金下一步走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金價的持續下跌將使相關企業壓力倍增。觀察人士指出,首當其沖的便是采金企業和飾品企業。對絕大多數采金企業來說,如果金價繼續下跌,就要考慮減少產量,這將直接影響采金企業利潤。而飾品企業一旦前期囤貨較多,則可能面臨巨大的風險。
對于采金企業來說,金價也在一步步逼近黃金礦業的成本區間。不過,目前國內多數采金企業并不打算壓縮產能。中國礦業聯合會早些時候表示,作為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中國2013年的黃金產量還會有近10%的增長,達到新的產量紀錄。
盡管金價下跌會影響到其利潤水平,但紫金礦業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金價如果繼續下跌,毛利率肯定要降低,公司今后要著手降低成本,還要提高金屬的回收率,而不是去減少產量。紫金礦業的礦產金毛利率高達63.05%。
相對于此前高額利率的采金企業來說,處在產業鏈下游的飾品企業將承受更大的壓力。上海一家老字號黃金飾品公司對媒體表示,如果未來消費者多數看空,選擇持幣待購,沒人買黃金飾品了,對公司影響肯定很大。
由于金店一般是按進貨當日的價格結算付清,在金價此前的暴跌當中,不少金店出現“一天賠一棟別墅”的慘狀。
業內人士稱,大型珠寶零售商至少持有300公斤實體庫存,僅周一單天就暴跌30元/克,庫存資產直接損失900萬元。
瑞金國際總經理陳海峰對此指出,以往金價處于穩定上漲的狀態,跌幅不明顯,金商對金價風險控制并不太重視,缺貨再來批發補貨,進貨時按當時金價來結算,回頭再將產品賣掉,經營理念仍停留在傳統階段。當金價迅速下跌,金商就不得不“高買低賣”,從而造成虧損,甚至連首飾加工費都要貼進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