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穩優雅的氣質 搖曳生姿的腰線旗袍掀起廣州時尚新潮流
“沉穩優雅的氣質、搖曳生姿的腰線。”此情此景不再定格在電影《花樣年華》的畫面中。進入盛夏,在廣州的鬧市都不難發現女士們身穿過膝的短旗袍、腳踏繡花便鞋、手挽精巧提包,優雅地徜徉在綠樹蓊郁的道路上,仿佛是回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只是當她們從提包中拿出手機,才令人恍然大悟——這是屬于21世紀的南國現代風景。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們發現,旗袍這種看似老舊、傳統的服飾居然又“復活”了,“古老當時興”這句民間俗語正好印證了旗袍在廣州的時尚潮流。
近日,一場“衣襲華美——從百年旗袍看辛亥革命”的展覽正在羊城舉辦,50余件旗袍讓市民大飽眼福,除了服飾,更有油紙傘、屏風、桌椅、花架等“民國風”等各種搭配,讓觀眾感受一種濃濃的民國氛圍,加上廣東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香云紗制作而成的旗袍也融入到展覽中,為展覽增添了本土元素。
旗袍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之一,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禮儀小姐們所穿的“青花瓷”可以看出人們對旗袍情有獨鐘。同時,它也是中西合璧的產物,有著其它時裝不可替代的經久不衰的魅力,縱觀羊城今夏市面流行的旗袍,其面料和設計方面更是吸收了許多時尚的元素,合體的腰線,適中的長度,既能襯托女性的曲線,又較為實用、舒適。
近日,一場“衣襲華美——從百年旗袍看辛亥革命”的展覽正在羊城舉辦,50余件旗袍讓市民大飽眼福,除了服飾,更有油紙傘、屏風、桌椅、花架等“民國風”等各種搭配,讓觀眾感受一種濃濃的民國氛圍,加上廣東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香云紗制作而成的旗袍也融入到展覽中,為展覽增添了本土元素。
旗袍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之一,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禮儀小姐們所穿的“青花瓷”可以看出人們對旗袍情有獨鐘。同時,它也是中西合璧的產物,有著其它時裝不可替代的經久不衰的魅力,縱觀羊城今夏市面流行的旗袍,其面料和設計方面更是吸收了許多時尚的元素,合體的腰線,適中的長度,既能襯托女性的曲線,又較為實用、舒適。
這幾年網上多了一些旗袍愛好者論壇,茉莉也是最早一批加入其中的,她的QQ里曾有好幾個蘇杭的旗袍愛好者Q群。2008年,她在群里結識了幾個廣州好友之后,創立一個屬于廣州姐妹自己的旗袍愛好者Q群,茉莉甚至會在外地發起的大型旗袍Q群里“搶會員”。如今,這個“俱樂部”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有100多人規模,旗袍群里不談論婚姻、育兒之類的瑣碎話題,也不接受那些發旗袍廣告的會員,“會員最低要求學歷是本科”。據了解,俱樂部90%以上的成員是商人、白領、教師、醫生、律師、作家、藝術家等,成為會員還需經過一番相當嚴厲的審核。目前,這個組織不收任何會員費,舉辦活動都是AA制,每次外出活動時她都會拒絕帶有商業目的推銷旗袍的人。但是,有些旗袍友之間會互相轉讓二手閑置旗袍,也鼓勵會員拿出10%的轉讓收入作為公益基金。
可以說,從《花樣年華》的高領旗袍、“優雅女人”楊瀾的碎花旗袍,到廣州街頭的旗袍麗影,新世紀“旗袍熱”的出現,既是一種懷舊,又是一種象征。“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進入21世紀旗袍的再次流行可以看作是一場現代跟傳統的拉鋸戰。長期以來,旗袍作為代表國家服裝形象的意識一直都很缺乏,但其實不需要灰心,因為蛻變成經典的傳統往往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審美的價值也不會輕易被遮蔽。正如我們看時裝雜志,依然有很多用傳統旗袍的元素去補充對現代服飾的創新。”談到“旗袍熱”和未來它的發展,梁鳳蓮表現得頗有信心。{page_break}
◎旗袍之女性
重開“女生班” 以旗袍為校服
“我們真正的女孩哪里去了?”導演張藝謀曾經的這句話讓很多人思考。在女人的所有裝扮中,唯有旗袍能將女人的風情發揮到極致。沒有一種衣服能像旗袍那樣,把女人的嫵媚妖嬈演繹得如此到位——若隱若現的修長大腿、雪白圓潤的手臂、玲瓏有致的身材,不胖不瘦,性感而不暴露,優雅而不死板,高貴中有幾分妖嬈,端莊中透出一絲誘惑,如同電影《花樣年華》里的張曼玉,風情萬種、婀娜動人,由此可見,旗袍和女人有著天生的聯系。
今年春季,廣州市首批9所特色學校獲授牌,30所中學“一把手”輪番上臺PK爭當“特色學校”,其中真光中學的特色課程“為世之光——香梅計劃”格外引人注意——重開“女生班”培養淑女。“女生班”的學生除了要學習一般的文化課程外,還將上家政、縫紉、烹調等“特色”課程,校服主要以旗袍為主。“可以說,這所學校在教育學生傳承傳統文化上是非常用心的,現代文化的變遷幅度非常大,若沒有強化的意識,對自身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就會慢慢變淡,抓住教育才能抓住未來。”對此,梁鳳蓮評價道。
賴敏是黃埔少年宮的一名女老師,今年53歲。“我穿旗袍已經30多年了,開始是受家里外婆、母親的熏陶,成年后覺得穿旗袍可以體現女人內在氣質,是端莊、高雅、風度的體現。”因為在少年宮從事教育工作,所以賴敏上班會挑選較輕松的旗袍穿,而外出穿的旗袍會偏長以及比較莊重。談起最喜歡的旗袍款式,“我偏愛前開襟,或后背拉鏈款式的旗袍,更換方便。即使是平時休閑也喜歡穿旗袍,上下分開的休閑服飾不規整,太過于自由。”在賴敏的衣柜里最昂貴的旗袍達到3000多元。“作為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旗袍很能體現出‘東山少爺,西關小姐’的嶺南韻味,所以我要求自己的媳婦在特定節日穿著旗袍,也常向身邊的朋友宣傳旗袍文化。”賴敏說。
當然,穿旗袍也并非只是年紀大的人的“專利”。不久前,在廣州番禺茂德公草堂進行了一場民國風聚會,聚會要求女參與者一律穿著旗袍。聚會現場10多位女性都穿著款式各異的旗袍亮相,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位女士帶著女兒參與活動,兩人穿上了青花瓷的母女裝旗袍。
秋實是廣州大學大二在讀學生,她對旗袍的鐘愛是從高三開始,雖然沒有深入了解過旗袍的歷史,但感覺旗袍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的,同時也受《花樣年華》的影響。秋實目前擁有兩套旗袍,她表示,已把旗袍當成是平常的服飾,對場合也沒有顧忌,因為旗袍更能體現個人氣質,“走在大街上回頭率更高嘛。”對于挑選旗袍,秋實她表示,為了凸顯自己肩部和脖子的線條,她著重挑選領子設計特別的、沒有袖子的旗袍。與賴敏老師不同,秋實的旗袍都在旗袍連鎖店中購買。她告訴記者,不一定要上千塊才能買到一件好旗袍,對于她這樣的年輕群體,在挑選旗袍的時候會更著重款式,其次才是質量。她的兩件旗袍均價都在200元人民幣左右,物美價廉。{page_break}
◎旗袍之手藝
改良版西式旗袍更受追捧
在當日的旗袍展上,來了不少年輕人,陳小姐原來對旗袍的了解不多,通過這次展覽加深了對旗袍的認識,“在以前的印象中,香云紗因為顏色偏暗淡,比較適合上了年紀的老太太穿,但今天看完展覽后發現現代的旗袍設計讓香云紗更年輕化、更時尚了。”
的確,旗袍作為中西合璧的產物,有著其他時裝不可替代的經久不衰的魅力。縱觀羊城今夏市面流行的旗袍,其面料和設計方面都吸收了時尚的元素,與過去那種立領斜襟、袖似喇叭或擺至腳踝的傳統旗袍相去甚遠,取而代之的是合體的腰線、適中的長度,既能襯托女性的曲線,又較為實用、舒適;面料有傳統的真絲、閃光的織錦綢緞以及各色純棉、麻等。這些改良版的旗袍或將立領變成V領、或在立領下直接開出一個小孔,也有旗袍將斜襟滾邊改成弧形滾邊,或將旗袍下擺改成飄逸的魚尾裙和不對稱燕尾裙,或將本該裝飾在領口和斜襟的盤扣取消,并在上面增加珍珠、珠片、水鉆、繡花、蕾絲、鏤空等裝飾,將中式旗袍高貴又不失婉約嫵媚的百變風情盡情展現,年輕女子夏季必備一件。
融入民族風情元素的高檔絲質旗袍,也是廣州旗袍市場的一大亮點。采用香云紗、真絲、雪紡、植絨等面料制作的旗袍,手感和墜感都非常好,款式跟普通的改良版差別不算大,但卻融入了水彩畫、水墨畫、工筆花鳥畫、油畫、手繪、繡花、青花瓷等諸多藝術元素,充滿了藝術靈氣與個性魅力。由于真絲旗袍和香云紗旗袍高貴華麗,因而更適合出席隆重場合,售價也比較貴,從1000多元/套到2000多元/套不等,消費群以超過35歲且有一定經濟實力和身份地位的知性熟女為主,香云紗也因為時裝的介入而進入成熟的商業化模式,走高端路線,讓古老技藝得以煥發生命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