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鞋帽市場蘆淞商圈迸發“溫州活力”
40多個專業市場,2.8萬服裝經營戶,10多萬從業人員,株洲“商業之都”的稱號名不虛傳。它的蘆淞區小商品市場和服裝鞋帽市場在全國首屈一指,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聯盟、中國商業聯合會等權威組織授予“中國服裝商貿名城”、“全國十大服裝批發市場”、“中國品牌市場”等業界最高榮譽稱號,規模為中國十大服裝市場第二名。在這眾多市場中,中國城、歐洲城、淞南、巨豐是溫州人經營的四大市場,其中中國城是整個市場群里營業額最高的市場之一。

蘆淞商圈集聚了多家溫州商場,“中國城”對面就是“巨豐”。

歐洲城由溫商投資3億多元打造。
“商業之都”少不了溫州身影
沿著株洲建設南路走,醒目懸掛的市場招牌以及隨處可見的服裝廣告,仿佛在提醒著我們,這里便是株洲享譽全國的女裝批發基地了。而在路的兩旁,打扮時髦的年輕女孩推著運貨小拖車,上面放著打包好的一袋袋服裝,行色匆匆、來回穿梭。老板、模特、背包工、進貨商……這一切構成了整個產值達到500億元的市場群。
在株洲溫州商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首先來到了中國城服裝市場,這里已是蘆淞商圈的核心區域。單單在這方圓之地,就有三家溫州人開的市場,即中國城、歐洲城和巨豐。就在記者等電梯準備上樓的時候,兩個經營戶說著溫州方言從一旁經過。見記者愣了一下,商會工作人員笑道:“這邊很容易就可以碰到溫州人的,說實話我們本地人都已經可以光聽說話就判斷出是不是溫州人了,畢竟溫州話聽到的頻率還是挺高的。”
有人說:“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有溫州人;哪里沒有市場,只要有了溫州人,哪里就會有市場。”溫州人雖沒有創辦株洲第一家服裝市場,但他們無疑對株洲市場集群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09年,株洲溫州商會前任會長潘長海果斷拿出6000萬元保證金,建起了中國城服裝城,鋪面銷售火爆更是轟動一方。而對于經營戶來說,能在“中國城”做生意相當于半只腳已經邁入了致富的行列。那一年,“中國城”為株洲市場的發展立起了一根標桿。
除了創辦市場,還有不少溫州人在這里做服裝批零生意,經營得好的年營業額可以達到上千萬。事實上,市場帶給溫州人的商機遠不止此。因為作為商業地產項目,當地的市場開業后一般走的是產權商鋪全零售或主力店租賃加上經營權銷售的模式,于是就會有熱衷投資商鋪的溫州人一口氣買下好幾間店面用于出租,有的就等到行情大漲的時候轉手出讓,不少來株洲創業的溫州人正是靠投資商鋪賺了第一桶金。
從“中國城”到“歐洲城”的跨越
近兩年,株洲幾乎每年都要新增二三家市場,在壯大市場集群的同時,也對后來辦市場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紛紛思考如何在蘆淞區這寸土寸金中尋找新的商機,分得更大一杯羹。在這樣的背景下,2011年,歐洲城服飾市場開業。這個由現任商會會長裘日亮投資3億多元打造的高端商業地產項目,總建筑面積達4.7萬平方米,樓高28層,目前,已有1000余家品牌女裝入駐歐洲城,市民稱之“東方巴黎”。
與一般市場只做服裝批零不同,歐洲城在定位上就明確為集女裝研發、設計、展示、批發、商務公寓于一體。同時在招商上明確開發商與業主雙向選擇,只招自己經營、有品牌的業主。此外,歐洲城首創了雙淘汰商戶篩選制以及永久銷售產權,試圖改變蘆淞商圈之前項目整體推廣后勁無力的狀況。“從當前新的商業地產項目來看,招商已經不再是項目最大的重點。”裘日亮說,今后要更注重整個項目的運營,以往只靠物業管理費與租賃費過活的模式要被淘汰了。
歐洲城不僅為千余家商家帶來財富,更主要的是助推了株洲的服飾加工業向前發展。據了解,歐洲城的五樓到八樓是免費提供給區里用的,稱為“蘆淞服飾品牌中心”,集中展示和銷售株洲本土服飾品牌,更方便顧客選貨、拿貨。如果說,溫州人創辦“中國城”之后引領了當地辦市場的熱潮,那么現在,溫州人無疑又開創了市場轉型發展的先河。
“從研發到加工生產,再到銷售,中間環節很多。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拉長、加深產業鏈,預計5年左右,能打造出一條完善的產業鏈。”蘆淞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株洲正著力打造“蘆淞千億服飾產業集群”,對于善于捕捉商機的溫州人來說,在這產業鏈不斷延伸的過程中,他們仍將大有可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