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企業布局東盟市場投建生產基地
今年以來,阿迪達斯等國際大牌的生產線紛紛遷往東南亞,不少泉州鞋服企業也看中了這一區域,開始布局東盟市場投建生產基地。今年1月至10月,泉州對東盟鞋服出口額達15.8億元,同比增長36.5%。自2010年1月1日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以來,已經連續三年保持強勁增長。
優勢互補
泉州鞋服產業經過多年的高速擴張,取得經濟和品牌雙豐收,同時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如用工不足、生產成本較高等問題。而今年以來,在宏觀經濟趨緩的影響下,外貿訂單的大幅度縮水,企業各出奇招,大步“走出去”。
借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帶來的貿易優勢,泉州近年來與東盟間的交流貿易日益頻繁,貿易總額增勢強勁,呈現互補態勢。快速發展壯大的泉州制造業,也帶動了從東盟進口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的增加。目前,東盟擁有現階段國內無法比擬的低勞工、低成本等優勢,這對泉州的企業來說,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低勞工、低成本等曾經是發達地區對中國市場的定位,如今,這一市場紅利已逐漸向東盟等地區轉移。
據悉,現階段泉州出口東盟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幾大優勢產業:五金制品、工程機械及鞋帽服裝等。依托于當地的華人商圈以及多年的品牌沉淀,安踏、特步、361度等泉州知名鞋服品牌以專賣店形式在東南亞開拓市場,取得不錯的成果。
尋求涉足東盟市場的不僅僅是晉江的企業,11月下旬,于廣西東興市舉辦的“2012中越邊境商貿旅游博覽會”就吸引了石獅數十家企業參加。業界分析,石獅企業希望以此為契機,同東盟各國的產業進行市場對接。在活動現場,越南服裝企業對石獅面料產品就抱著極高的興趣,有兩三家生產服裝的客商也表示,其面料大多在中國采購。同時,東盟的客商也向石獅休閑鞋、休閑服裝企業代表進行了接洽。
相關人員分析,近幾年,東盟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其制造業的發展與石獅產業互補性很強,東興市邊貿十分活躍,比較適合于石獅小微型企業和東盟市場進行對接。
規避貿易壁壘
近期,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頻繁發動貿易保護措施,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國,不少產業遭受反傾銷調查,泉州的產業也受到相當程度的沖擊。
據了解,今年6月,秘魯對部分中國產服裝及配飾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2.43億美元,福建涉案金額約占全國的10%,涉案企業主要集中在福廈泉;今年7月,巴西對進口自中國、韓國等的尼龍線發起反傾銷調查;而就在不久前,由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三國組成的歐亞經濟委員會,宣布對進口到關稅同盟統一關境內的化纖布發起保障措施調查,福建省涉案企業34家,其中百萬美元以上企業就有8家。
在此背景下,泉企為了規避愈演愈烈的貿易摩擦和貿易保護的制約,已有部分泉企開始嘗試通過在當地開設工廠,貼上“本地化”的標簽,以求其當地對品牌的認可,借以融入當地市場。同時,帶動當地的就業,以換取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傾斜。
據了解,泉州的峰達輕紡服飾公司已到柬埔寨開設服裝廠,現已有800多名工人,準備再增設一家工廠,屆時全年將會有1000萬美元訂單在柬埔寨生產,而柬埔寨和孟加拉屬于最不發達國家之列,其紡織品出口到歐盟、日本、加拿大等可以免關稅。泉州另外一家紡織企業在越南設廠,目前已具備40萬紗錠產能、4000名員工,該企業去年在越南的產能占比達到4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