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服裝實施“新國標”超標商品仍在銷售(圖)
今年8月開始實施的新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將童裝分為A、B、C三個等級,并對嬰童服裝pH值、色牢度、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特別是甲醛含量等有毒有害物質進行了更加嚴格的規范控制。新標準中,“嬰幼兒”的年齡界定將從原來的0~24個月擴大為0~36個月,適用身高從原來的80cm及以下擴大為100cm及以下,即市面上在售的3歲以內和100cm以下的兒童紡織產品都不能再出現B類或C類產品。近日,記者走訪我市童裝市場,卻發現仍有部分商家在銷售超標商品。
3歲以下童裝仍見“B類”
近日,記者走訪獅城國際廣場、德輝廣場、步行街等商業區的品牌童裝店看到,雖然店中的童裝并未標明適用年齡,但規格為100cm以下的新上市秋裝多數帶有A類標識。步行街一家品牌店的店主告訴記者,公司在“新國標”發布之前已做好準備,在促銷活動中將按照此前標準生產的童裝降價出售,而8月1日后制造的童裝均嚴格參照新標準的規定,100cm以下童裝不再生產B、C類。“只是不同時期的標準不同,B類童裝對小孩也沒有什么影響。”店主表示,既然新標準出臺了,今后3歲以下嬰幼兒服裝應該不會再生產B類了,店內也不會再售賣A類以外的嬰幼兒服裝。采訪中記者發現,知道新國標出臺的商家并不多,多數商家表示自己的商品從未出現過問題,再售賣時更著重介紹童裝的手感和材質。
但是,在個別品牌店擺放在店門口舉行降價促銷的夏裝里,記者卻發現了一些“漏網之魚”。個別與規格在100cm以上的童裝同款的3歲以下童裝仍標有“B類”字樣。這一情況在一些普通童裝店里更為嚴重,個別童裝甚至缺乏商標和吊牌。
隨后,記者在沃爾瑪看到,賣場內的嬰幼兒童裝均在衣架上標明適穿年齡或尺寸,但仔細查看仍發現兩件標注著“2歲”的兒童雪紡裙為B類產品。
多數消費者不知新規
“給孩子買衣服主要看手感和材質,選擇純棉的衣服比較多。”采訪中,一位正為兩歲半的女兒選購服裝的媽媽告訴記者,她在選擇童裝時會查看標簽上的“成份”一欄,并用手觸摸感受衣服是否柔軟,是否容易掉色等問題。對新國標的規定,這位媽媽表示是第一次聽說,對服裝上標示的“A類”、“B類”是什么意思也從未探究過。
在場的另一位消費者則表示,因為基本選購品牌童裝,往往只有在查看價格和尺碼時會翻看吊牌,“吊牌上標注的材料幾乎只知道‘純棉’,感覺‘純棉’制品要安全一點。有些成份的名稱看著太‘化學’了,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1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更注重服裝的材質,而孩子2歲以后,家長對童裝材質的關注度開始下降,購買時更關注價格和款式。
甲醛超標可能引發各種疾病
隨后,記者查閱資料得知,相比B類和C類,A類標準在甲醛、pH值、色牢度等方面均更加嚴格,以甲醛為例,A類標準要求甲醛含量≤20毫克/千克,B類標準就放寬到≤75毫克/千克,C類標準更是放寬到≤300毫克/千克。考慮到嬰幼兒經常會無意識地將衣服等物咬在嘴里,若織物的耐唾液色牢度未達標,會導致孩子直接吞噬染色殘留物而受到傷害,所以A類標準在耐唾液色牢度上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甲醛對皮膚和眼睛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紡織品中如存在過量甲醛,會在穿著過程中逐漸釋放,通過皮膚和呼吸道對人體產生傷害,嬰童皮膚嬌嫩,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傷害,所以穿甲醛超標的服裝有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長時間穿著,體內甲醛逐漸累積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結膜炎、咽喉炎、哮喘、支氣管炎等疾病。因此,消費者購買服裝時不妨多留意吊牌上的各種標識,避免購買到不符合規定的服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