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服裝業發展需經受考驗
“缺什么補什么”。新疆服裝業發展的土壤由于長期貧瘠,缺乏多種“營養”,需要補充大量的能使服裝業成長壯大的物質成分。有人說,現在新疆服裝業發展恰逢其時,有政策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文化優勢以及一定的產業基礎,然而,用國內外同行的高標準衡量,我們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那到底還差什么?需要補什么?
政策執行力需經受考驗
到2015年,自治區服裝加工產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2020年超過300億元,年均增速20%以上;2015年服裝貿易總額850億元(含出口額)、吸納就業30萬人,2020年服裝貿易總額1600億元(含出口額)、吸納就業50萬人……使新疆成為我國西部最具影響力的服裝生產基地和向西出口的橋頭堡,形成功能較為完備的服裝貿易物流中心,把烏魯木齊、喀什等地建設成為輻射中亞、西亞和俄羅斯等地的中國西部服裝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
這就是新政發〔2012〕59號——《關于加快發展新疆服裝產業的意見》中的發展目標。更令人關注的是,該《意見》提出的22條政策措施,無論對新疆本地自主服裝品牌來說,還是對即將入駐新疆建設生產基地的外地知名服裝品牌來說,無疑都是極為利好的強心劑。
22條政策措施涵蓋了投資、資金支持、金融、稅收和人才建設等各個方面。在《意見》中,首次明確了通過采取一系列優惠政策和專項資金來扶持新疆服裝自主品牌建設和發展,為服裝企業設備改造提供支持,鼓勵服裝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品牌經營和市場營銷等做大做強。
但是,政策的執行力度如何,是人們心中的一個疑問,也將成為擺在這個產業發展面前的第一道“坎”。
“市場能夠解決的由市場解決,市場不能解決的由政府解決。”在服裝節上,新疆著名服裝設計師孫秀琴深切感覺到,新疆服裝設計人才十分匱乏,已經到了不得不認真對待的時候。她十分擔憂人才隊伍培養建設方面的政策執行力。
“新疆缺優秀的服裝設計人才這是大家共認的,由于新疆本身的服裝業土壤不肥沃,靠企業去培育人才根本不現實也不可行,既然政策中明確要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就要制定符合新疆具體實踐的可操作性措施。”孫秀琴說,許多新疆自己培養出來的服裝設計師由于缺少生存發展的平臺、待遇低等原因,不得不遠離新疆,到內地去發展。4年來她自己就有過無數次想留住人才最后卻無疾而終的實例。
她還提出具體建議,如果有學設計的畢業生進入哪個企業工作,政府就應當有針對性地給予這家企業以獎勵補償,激發企業培養設計人才的積極性。“一個設計師的成長過程,是由無數失敗作品堆積出來的,如果沒有一定的資金支持,何以換來成功的設計和知名度的提升?”孫秀琴說。
需要補缺斷裂的產業鏈
長久以來,人們對新疆服裝業一直持有樂觀態度,最大原因就在于新疆有資源優勢和區位市場優勢。
事實的確如此,新疆棉花資源豐富,是棉花資源的凈輸出地。目前,新疆棉花產量約占全國棉花產量的一半,是全國最大的漿粕和黏膠纖維生產基地,有著豐富的毛紡、亞麻等資源,各種化纖產品也初具規模。其次,由區位優勢衍生的市場優勢也十分明顯。2011年,新疆紡織服裝出口72.8億美元,其中服裝54.1 億美元,約占出口總值的32.14%,出口加本地市場消費,服裝市場容量達500多億元。還有民族、文化的關聯優勢,即與中亞等國家在民族、文化等方面有著天然聯系,新疆少數民族與這些國家各民族在服裝、色彩、款式等方面有著相近的愛好。
然而,為什么守著這些優勢,新疆服裝業依然長期游離于國內外服裝業界之外?專家們分析認為,有資源但利用不足的問題,有文化但時尚完成度不夠的問題,也有市場通路但品牌影響力分散等因素。究其根本,最大問題在于新疆服裝產業缺乏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尤其是后端鏈條的斷裂。
盡管這是全行業各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新疆也有自己的標桿。在許多新疆服裝企業通常把資金、人力、物力投入在制作加工前端之時,新疆壹俐綺服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始終在所謂的產業后端打轉。他們充分挖掘新疆多民族服飾文化,注重建立流行發布平臺和生產加工及流通體系,引導和豐富新疆多民族的服飾消費。
該公司董事長多力空·胡加合麥提介紹,公司成立10 年來在全疆已有40多個品牌專賣店,如今他們又與友好集團合作,利用友好集團的商業網絡平臺設立自己的品牌專柜,銷售全系列30多類服裝服飾產品。“為了進一步提升品牌效應,自己單獨投入建設營銷網點已力不從心,與友好集團的合作,為企業的銷售渠道增添了新模式。”多力空·胡加合麥提說,企業還準備開展針對民語網站的電子商務,拓展市場空間。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土耳其著名服裝設計師哈迪切·古琪去年簽約成為該公司的設計師,如今她設計的服裝新款已經進入打樣階段,明年將正式推出。
所謂市場經濟,就是市場的位置始終要擺在第一位。新疆的服裝企業啥時將關注點切實轉向市場,那么產業鏈的拾遺補缺就有了明確的方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