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紡織企業:獨樹一幟方能“獨領風騷”
3月和4月對紡織企業而言一般是旺季,然而,2月份以來,中國輕紡城的不少經營戶反映,面料銷售緩慢,訂單較少,旺季不旺。與經營戶有同樣感受的是紡織和輕紡原料企業,不少企業的庫存量上升,產銷疲軟,利潤率較低。據報道,今年以來,紹興紡織企業面臨接單難、議價難、下單難,開工率不足,一些企業甚至不得不限產保價、找米下鍋,經營形勢嚴峻。
外需不振 紡企景氣度下跌
胡水虎是紹興申達紡織品有限公司的老總,3月1日他去上海參加第22屆“華交會”,5天下來胡水虎覺得很失落。他告訴記者,“華交會”以展銷紡織類產品等為主,是外貿行業的“風向標”之一,今年參加“華交會”的人特別少,別說訂單,連名片他都難得收到一張。胡水虎說,去年慘淡的經營形勢今年以來似乎沒有好轉,公司的訂單大多是去年秋季后接的,勉強能維持到4月中旬,之后的訂單若仍沒有眉目,企業有停產之憂。
在中國輕紡城經營迷彩面料的陳關根的經營模式是前店后廠式,他在輕紡市場的北區三樓、聯合市場、老市場均設有門市部。陳關根說,去年公司的銷售額是6000多萬元,今年至今的銷售額只有1000多萬元,讓他焦急的是,現在公司的庫存積壓產品總價接近1000萬元,開機率只有70%,之所以造成眼前的艱難局面,是因為銷售難、接單難、議價難、下單難。
東日紡織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工藝面料企業,主要經營應用于棉服、尼克服、休閑服、風衣、沙灘褲及各類工藝品的布料。經營者高榮昌說,該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往中東地區,去年銷售額為1200萬美元,平均月銷售額為100萬美元,但今年以來的出口銷售額同比下降了二成。
輕紡市場一位姓繆的信息員表示,面料跌價、染費漲價,外需不振,經營者的庫存率已處于高位,成交多以走貨為主,不少紡織企業不得不限產保價,緩解庫存壓力。
近日發布的“中國·柯橋紡織指數”顯示,2012年2月份紡織外貿景氣指數為1683.89點,同比下跌17.52%;外貿價格指數為124.39點,同比下跌11.31%;外貿信心指數為1055.14點,較去年12月份下跌3.81%。
需求疲軟 產業鏈受累
錢清中國輕紡原料城的信息員告訴記者,因為下游織廠訂單承接有限,開機率不足,致使輕紡原料走貨不足,營銷偏淡,庫存壓力大大增加。
在錢清中國輕紡原料城,記者了解到,3月2日,上游聚酯原材料pta報價為9080元/噸,到3月9日已降至8970元/噸;3月2日meg主流報價是8200元/噸,3月9日降到了7970元/噸。同樣呈回軟態勢的還有棉紗產品。3月2日,山東天工產/一等品21s純棉高配紗報價為2.7萬元/噸,至3月9日主流報價降到2.6萬元/噸,32s純棉針織紗一等品主流報價在2.62萬元/噸,至3月9日降至2.6萬元/噸。
獨樹一幟 方能“獨領風騷”
雖然紹興的紡織企業今年以來經營形勢總體不容樂觀,但一些有特色、有品牌的紡織企業卻在市場夾縫中闖出了自己的天地。
位于中國輕紡城創意園的路云天紡織品有限公司這幾天生產格外忙碌,這家主營面料研發的公司,是艾萊依、波司登等國內知名品牌的指定面料供應商。公司的總經理趙云峰表示,相比大型面料企業,公司規模不算大,但專注于精,其面料花型與色彩緊跟國際時尚,特別是公司研發的“素描”系列產品,融合了歐美油畫與中國畫風格,特別暢銷。一般羽絨面料只能賣到10元/米,“路云天”的產品可以賣到40元/米。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紹興紡織業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面料研發機構落戶柯橋,他們帶來的不僅是新技術條件下的新型高端面料,更帶來了面料生產和研發理念。紹興兆博針紡有限公司是專注于針織布創新研發的企業,其研發的面料產品風格追隨針織布,但透氣性、排濕性與棉布相提并論,被韓國、日本等服裝企業看好。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紡織之鄉,紹興的紡織企業需要在困境中尋求生機,在針織布、棉布、印花布等領域獨樹一幟,企業前途依然光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