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服裝產業的發展現狀
目前,虎門鎮規模以上服裝加工企業有1300多家,從業人員近30萬人,服裝年生產量2.5億件(套),銷售總額近200億元人民幣,出口額約4億美元。服裝產業鏈不斷向高附加值延伸,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服裝產業產值約170億元,稅收約17億元。近三年,虎門鎮每年投入服裝產業的專項資金達3000多萬元,帶來了可觀的財富效益,全鎮的稅收從2008年38.72億元增至2011年的45.94億元,增幅達18.65%;鎮本級可支配財政收入從2008年11.88億元增至2011年的20.5億元,增幅達72.56%。
虎門鎮現已形成了一平方公里的服裝批發銷傳統商圈,以富民商業大廈、黃河時裝商業城、連卡佛、百老匯為中心,包括22家上規模的服裝商場,總經營面積約30萬平方米;形成了以虎門國際布料市場、國際服裝機械城為龍頭的一平方公里服裝產業配套供應商圈,經營面積約30多萬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廣深和京珠高速公路交匯出口處為中心的服裝產業發展新商圈,包括富民商務中心、虎門服裝創新中心、人和人防工程、會展中心、民營大廈、汽車客運總站等一系列項目,預計投資總額超過100億元,將成為虎門中心區新的商業龍頭。
虎門現有織布、定型、漂染、拉鏈、繡花、鈕扣、配件等服裝產業配套企業近150家,各類服裝咨詢、培訓、推廣機構40多家,各類專業物流、倉儲、配送、貨運公司160多家;擁有廣東省虎門服裝專業檢測中心、虎門服裝技術創新中心、虎門威遠職業技術中學、香港服裝學院(大瑩)分校和虎門服裝網等一大批為集群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培訓機構。從總體上看,虎門的服裝產業已形成了從人才、裝備、設計、生產、銷售、配套和服務一體化的服裝產業結構網絡和較完善的產業 鏈。全鎮累計 已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產品3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1個,廣東省名牌13個,并成功注冊了“虎門服裝”區域品牌;先后被評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十大產業集群,獲得了省市服裝產業升級示范區和重點扶持產業集群,并被列入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重點發展對象。
從服裝風格上看,虎門服裝作為“南派服裝”的代表,服裝設計以天空、大地、海洋為靈感,用料偏重輕盈、薄透,色彩著力表現南國的藍天、碧水、綠樹的明快色調,造型、款式緊跟香港、韓國、日本以及歐洲的流行時尚,同時非常注重突出嶺南風格和南粵水鄉韻味,自成一派風格,突顯時尚休閑魅力。從產品結構上看,主要是時尚女裝和休閑服裝。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虎門服裝品牌走出了一條“無牌-貼牌-創牌-名牌”的發展之路。虎門服裝生產企業在國內外注冊商標有5000多個。從1996年第一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推出虎門服裝七大品牌開始,服裝交易會陸續培育了以純、松鷹、依米奴、衣訊、狐仙、伊韻兒等80多個有一定區域影響力的服裝品牌。虎門服裝品牌戰略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一個“金字塔”形的品牌創建結構逐步形成,“區域品牌到廣東名牌到國家名牌”三級梯隊的品牌梯隊已將虎門定位為區域品牌集聚中心。
近年來,虎門加大了服裝的對外拓展力度,政府全力扶持服裝產業的發展。從2010年開始,政府每年選擇一個省會城市辦展,在虎門服裝交易會之外,搭建了新的商貿平臺,幫助虎門企業拓展國內市場,重點宣揚了虎門未來五年“一城三統五跨越”的發展戰略,即以打造濱海國際商城、建設富強幸福虎門為目標,統籌規劃實施、資源利用與發展聯動,促進經濟建設、城市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與黨的建設的跨越發展;讓眾多外來客商感受到了虎門的大氣大度和商機活力。實現助推虎門企業開拓國內重要市場,尋求產業發展良機,開啟虎門和內地銷售市場的合作交流。
未來五年,虎門將從產業體系的高端化、產業驅動的高新化及產業輻射的高效化三個方面著力,不斷加快服裝產業體系的結構調整、升級轉型與集聚輻射,以實現虎門經濟建設由經濟重鎮到產業高地的跨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