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議紡織服裝產業
“目前,紡織行業遇到的問題較多,要分清哪些是市場競爭行為導致的問題,哪些則需要政府運用有形的手,構建一個更為公平和透明的市場運作機制。”全國“兩會”開幕,今年行業上下熱議的話題集中在用工成本上漲、融資難、融資貴、棉花價格波動、稅負減免、節能減排等方面。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王天凱重強調:在新一輪的國際資源配置中,公平透明的外部經濟環境和健康的市場競爭機制,對包括紡織業在內的中國制造業來說,都已成必需。此次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春季大調研”共派出8個綜合組,還有多個專業組,前往全國重點紡織產業集群調研,走訪了上百家企業,并組織了多場政府、協會和企業共同參與的座談會。從調研結果來看,開局基本平穩,但影響行業安全平穩運行的隱患也比較突出。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目前不但相當比例的國際訂單開始向東南亞國家轉移,國內不少大型紡織服裝企業也出現了到東南亞辦廠的趨向。這讓很多人提出質疑,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競爭優勢在逐步喪失?還是應歸咎于競爭環境的不公平?
對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競爭力逐步喪失的質疑,完全可以予以否定。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善、成熟的紡織產業鏈,更擁有大批的熟練工,訂單的部分轉移在全球資源配置過程中是一種常態,但真正能替代中國在國際紡織產業鏈中地位的國家目前還沒出現。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這三大定位,是國家在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目標前提下予以確立的。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全國的紡織服裝產業中形成了比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繼承和發揚的基礎上,要更好地發揮出聯合艦隊的作用,著重在制度、文化、資源梳理整合和隊伍建設上予以完善,與時俱進,構建當下為行業和企業服務需要的制度體系。
目前,聯合會新一輪的制度和文化建設已經起步。最近,聯合會正把各個專業協會和相關產業集群進行整合,共同建立一個統計分析機構,貼近行業做分析,為做好基礎工作提供支撐。還將進一步形成聯合會和地方專業協會、地方政府的聯動機制,探索一條更有有效的溝通渠道和途徑,共同為行業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在文化建設上,也將立足于聯合會的特點,提煉出應有的精神內核,使得我們的隊伍更團結、更有力。對于品牌建設、科技進步、人才培養等有利于我們行業自主長青的重要工作,聯合會也將全面加速,積極探索,為行業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助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