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鞋服外貿市場規模進一步做大
今年1-10月,四川省速度加快,規模進一步做大。
外貿規模做大,隊伍建設有效是重要支柱。
因為,“散兵游勇”做外貿,難上加難;“集團作戰”做外貿,則容易得多。而使散兵聚為集團的,正是始于我省注重抓外貿隊伍建設。2007年起,省商務廳分8大優勢產業、26個行業分類指導,促做大外貿規模。這種規模效應,又在外貿市場中顯示出較強的比較優勢,“四川造”進入國際市場自然更順利。
是什么力量使企業聚集于外貿隊伍中?
首先是市場反哺。讓成功企業現身說法,無疑是有效途徑。不少鞋類企業至今記得,2004年起,他們就參加了不少全省范圍內的鞋業開拓市場 “報告會”。老師是成都艾民兒鞋業董事長劉瓊英、成都卡美多鞋業董事長馮永剛等業內熟悉面孔,報告內容是開拓市場的經驗和方法。另外,從2008年起,商務廳就組織企業參加德國GDS和意大利加達等專業鞋展,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牽線搭橋。
接著是外貿企業帶動出口。省商務廳通過對給沿海供貨的中小企業進行摸底,梳理全省產業結構特點,并為企業搭建工貿對接會等平臺,讓本土外貿企業“戀”上本土造。四川省新立新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在省內加工的產品占比就從之前的20%提升到了40%;機電產品出口也從無到有,在公司出口業務比重達15%-20%。該公司累計帶動川鞋出口達8000萬美元左右。
探索孵化機制,也收到良好成效。這在成都市已得到印證——2007年成都開建出口孵化服務體系,一方面通過外貿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信息、出口退稅、項目包裝、接單等服務,并指定8家“孵化器”單位,對企業進行“一對一”實訓,每年成功培育200多家有出口實績的企業。推動外貿“千軍萬馬”“走出去”,成都市去年外貿進出口突破200億美元。
在全省商務系統的悉心培育下,全省進出口經營者備案登記企業已達10994家。其中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從“十一五”初期不足2000家發展到現在的3254家。截至今年9月,有出口實績的企業已達2579家。隨著機電和高新產業的外貿規模擴大,兩類產品在1-10月為全省貢獻了超211億美元的出口額,在全省出口占比雙雙提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