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化無常 漢正街服裝商很糾結
這些天,漢正街服裝商曾桂銘很糾結:800多萬元進貨款已經存到銀行,棉襖是進還是不進?多進還是少進?一向行事果斷的他,卻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記者見到他時,他手里正拿著一張11月12日的報紙,上面有一段話:“氣象專家表示,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期間,湖北上空冷空氣活動頻繁,冷暖變化幅度較大。這樣一來,就會造成氣溫偏低的情況出現,預計北部地區的日均氣溫僅為4℃—5℃,南部的日均氣溫也只在6℃左右。”他說:“這篇報道我看過10多遍了,另有一些報道說,武漢今年冬天會達到30年來最低氣溫。但我還是不敢輕易相信天氣預報。”
原來,去年冬,曾桂銘看了天氣預報,氣象專家說去年是個寒冬,他深信不疑,并認為寒冬必然導致棉襖暢銷,便先人一步,悄悄向幾家服裝廠下了訂單,不久就不聲不響地存了上千萬元的棉襖,天天盼著寒冬如期而至。可令他失望的是,眼看冬天就要過完了,寒冬也沒出現,棉襖大量積壓,最后被迫虧本甩賣,僅在棉襖這一項上就虧損100多萬元。
像曾桂銘一樣虧損的服裝商不在少數。漢正街老鼠街的吳先生本是零售商,去年看了關于寒冬的天氣預報后,也認為棉襖大有賺頭,便大量批發,存貨待售,結果也虧得很慘。
所以到了今年,漢正街許多服裝商都湊足了進貨款,卻不敢貿然下訂單。但是,如果不下訂單,一旦寒冬真的出現,生產廠家忙不過來,進貨就會很困難,或者會抬高進貨價,這樣就會坐失賺錢良機。漢川來漢正街做服裝生意多年的鄭女士說:“以前在農村種莊稼是靠天收,沒想到進城做生意也要靠天收了。”
對此,許多老生意人采取了“風險分散”的辦法,有的與多個下游零售商簽好訂單再向廠家下訂,將部分風險分解到下游去;有的在品種上走出單一性,不把寶全押在棉襖上,而是分散到棉襖、呢料、羽絨等多樣性產品上,即使是寒冬,輕薄一些的呢料、羽絨也有銷路;有的減少進貨量,不賭“一家獨賺”,邀上同行商人,各自進一點貨,有錢大家都賺一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