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成第三次創業:做大服裝和置業
第三次創業的目標是真正成為屹立于世界企業之林的“中國雅戈爾”,實現“創國際品牌,筑百年基業”的愿景。
堅持做大做強服裝和置業,至少20年不動搖,五年后,讓“服裝”成為國內第一,“置業”進入國內20強。
到2015年,營業收入要達509億元,總資產達1099億元,綜合實力進入中國100強。
第三次創業目標已定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對雅戈爾來說也是一個開局之年。1995年我們開始制訂第一個五年規劃,今年算是我們的第四個五年規劃的第一年。
雅戈爾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比如世界經濟格局開始大調整,中國產業梯度大轉移,中國城市化加速,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國內需求不斷擴大。當然,更重要的是雅戈爾三十年的快速成長積累了各種優勢,我們沒有理由錯過未來的機遇。
雅戈爾第三個五年計劃已超額完成,第二次創業已成功,現在,我們的第三次創業的目標已定,那就是——真正成為屹立于世界企業之林的“中國雅戈爾”,要真正實現“創國際品牌,筑百年基業”的美好愿景。
為此,雅戈爾應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速度,注重修煉內功和提升效益。2010年,我們的營業收入是334.8億元,到2015年,營業收入要達509億元,總資產達1099億元,綜合實力進入中國100強,縮小與世界500強的差距。五年后,我們要讓“服裝”成為國內第一,讓雅戈爾品牌服裝擴大相對于國內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并縮小與外資品牌服裝巨頭的差距;“置業”進入國內20強,成為長三角地區房地產開發知名企業,年均實現31%的銷售額增長;金融投資要具有全國影響力,以定向增發和PE為主,以風險投資和二級市場為輔,審慎制訂投資計劃,圍繞集團產業布局精心選擇項目,積極發現潛在優質項目,培育新的業務生長點。
做大服裝和置業
熟悉雅戈爾的人知道我們從紡織服裝起步,現在有三大產業。有的媒體說我們“不務正業”,這是一個誤解,每一個企業都在演進變化。我們靠紡織服裝掙的錢來投資房地產,“草船借箭”沒什么不好。什么是主業,我原來是農民,農民是我的正業,豐田最早的正業也是做紡織。主業不能以利潤多少來講,我認為金融投資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像雅戈爾這樣的企業,產業結構要提升,必須投入到核心中去。這是我們的戰略。
所以,產業布局上我們仍要聚焦服裝控股、置業控股、金融投資。服裝與置業是雅戈爾的兩大核心業務,堅持做大做強服裝和置業這一方針至少堅持20年不動搖;金融投資要積極探索新的運營模式,注意控制市場風險,遵守監管要求。同時,我們還要培育更多——培育中基、盛泰,爭取早日上市;培育宜科漢麻,打造未來亮點;培育新馬國際,打造整合海外資源的平臺;培育旅游產業,增強國內資源整合能力。
有人問我們的多元化要不要參考其他企業。全球多元化成功的典范有不少,比如GE(通用電氣)、豐田。但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特點,我們學不了豐田,也學不了GE,雅戈爾就是雅戈爾。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調整、不改變。總體上,未來五年要有“三個轉變”,運作和管控模式的轉型、生產布局結構的轉移、團隊與文化的轉承。這是實現戰略目標的基礎。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改革的主線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而創新將是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保證。產業創新、品牌創新、科技創新、激勵制度創新、管控模式創新,是雅戈爾未來五年以及更長時間的主旋律。
剛過而立之年的雅戈爾,要在第三次創業中立得穩、立得正、立得高。我希望雅戈爾品牌被世界各國崇拜。{page_break}
第二次創業大事記
2006年——國家統計局首次公布制造業500強,雅戈爾以152.95億元的銷售收入位列81位。
2007年——雅戈爾襯衫、西服、褲子、T恤和領帶相繼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純棉免燙襯衫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出口免檢”檢疫,獲準籌建全國襯衫分技術委員會。
2008年——以1.2億美元收購KELLWOOD旗下男裝業務新馬公司,成功完成中國紡織服裝業首宗海外收購案。
2009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條漢麻纖維加工生產線,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頒發的特別貢獻獎。掌握的漢麻纖維開發利用技術在國際上處領先水平,也成為全球獨享“漢麻”面料的服裝企業。
2010年——在“2009年度浙江省民營企業百強榜單”上,雅戈爾集團凈資產排名第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戶雅戈爾;品牌一分為五,包括金標、藍標、綠標,以及“漢麻世家”和“Hartmarx”;啟動“培育供應鏈”戰略。
評論:站在品牌后面
李建新
見李如成越來越難,這是雅戈爾集團新友舊交這些年來的一個普遍感受,這里面當然也包含了一點小小的情緒。
李如成確實應該很忙,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服裝、房地產、金融投資、外貿諸多領域的掌門人的那份操心,可以想象他的時間有多金貴。
可見到他時,他卻輕松地說:我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忙,我們有很好的專業團隊,我只是更習慣于站在品牌后面。
讓品牌說話,讓業績服人,低調和內斂的李如成,寬厚不掩內心的強大。
一個年銷售超300億,盈利40多億,中國企業500強的大型企業集團的董事長能做到這些,確實不易。從“雅戈爾”品牌呱呱墜地,就被無情地拋入市場經濟大海,屈指已有20年,與國內許多的企業成長一樣,雅戈爾也經歷過騷動和迷茫,房地產、股權投資等多元化項目的起起落落,得失成敗,也招致許多專家和媒體“不務正業”的質疑,李如成卻輕松地喻之為“草船借箭”,他認為,不經歷失敗,就沒有企業的成熟與成長。
在眾多的市場機遇來臨的時候,李如成的“草船借箭”,最終加速了企業的資本積累,使雅戈爾一躍成為服裝銷售超過百億的業內“老大”。在各個領域的成功,不知應歸結于運氣還是他長袖善舞的經營天賦,但有一點無法掩飾的,是他心中濃得化不開的服裝品牌的情結。展望十二五,他始終把“創國際品牌,筑百年基業”作為至高追求,他最喜歡把雅戈爾稱作“品牌管理商”。
看到數萬職工從雅戈爾服飾生產車間興沖沖地下班,我曾感慨地對李如成說:“你解決了那么多人的就業問題”。沒料到他馬上接過話茬:“不,是工人的辛勤付出喂大了企業”。一個酷愛中國古典文學的儒商,讓我頓生敬佩之情,我才明白了李如成常說的“企業就是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這句話的內涵。汶川、玉樹大地震,每一個災難來臨的時刻,雅戈爾都會毫不猶豫慷慨解囊。30年的發展,雅戈爾解決了5萬多人的就業,培育出了幾千個百萬富翁,做了大量的公益事業,但人們卻很少見李如成在媒體上露臉,在熒屏上頒獎。
當金融風暴來襲的時候,許多制鞋、制衣、紡織企業面臨著萎縮和倒閉,一種悲觀的情緒再次籠罩在“夕陽產業”的喟嘆之中,李如成卻依然樂觀:我們早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制造業,而是把高科技、新材料、創意產業融為一體的高級制造業。“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產品”,正因為有了這個信念,雅戈爾在科技的支撐中,實現由中級制造向高級制造的提升,在原料、面料、生產企業、銷售、零售一體化的產業鏈整合中降低成本,趕上“快時尚”的服裝市場變幻莫測的步伐,在海外并購、品牌延伸、組織結構再造中強筋健骨,全面提升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開年之際,雅戈爾正朝著世界頂尖的服裝品牌,奮力趕超。
人們可以不知道李如成,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中國有個雅戈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