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溫州民間資本:與實業漸行漸遠
溫州民間資本:與實業漸行漸遠——解析溫州樣本
當靠主業積累下來的資本卻在與實體經濟漸行漸遠,并且一股腦地投入資本市場以及樓市的懷抱時,危機就已經潛伏了。靠實業賺錢,財富來得慢卻也去得慢。
國人見識到溫州民間資本的厲害,最早開始于炒房。如今,房地產行業仍是溫州資本投資的首選;2010年樓市政策收緊之下,投資金融和私募股權成為新增的熱門去向。
讓人隱憂的是,制造業起家的溫州曾幾何時玩起了資本游戲?當資本迷戀于“炒”錢,還有誰再會傾心實業?“中國制造”實現“中國創造”從何談起?
30年的改革開放,溫州人把一個個家庭小作坊經營成了知名企業;溫州由一個小城市發展成了名震天下的商都;“中國制造”讓世界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的國際地位。
與此相匹配的是,溫州積累了大量的資本。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透露,溫州現在大概有8000到1萬個億左右的民間資本,這么多的資本都在尋找投資的領域。
制造業的“地產化生存”
“2009年浙江百強民營企業排行榜”上,與房地產沾邊的企業達70%。2010年溫州百強企業中,一半涉足房地產。
年關將近,林飛正忙于溫州巡展的最后準備工作,2011年正月全國的萬達項目將集中到溫州做巡展,因為正月的時候溫州人都要回家過年。
林飛帶著些許崇拜介紹說,以前是溫州買房團,現在是溫州開發商,有些知名開發商已經有了一批忠實粉絲,特別是那種全國性的,開發到哪里,這批粉絲就買到哪里。
溫州人炒房,最初是從自家門口開始的。1998年到2001年間,促使當地房地產價格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市區房價快速從2000元/平方米左右,飆升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2001年,第一個溫州購房團共157人浩浩蕩蕩開赴上海,3天買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萬元現金砸向上海樓市。同時,另一支購房團前往杭州。隨后幾年,約2000億元溫州的資本投向各地房地產,所到之處,當地房價一路狂飆。
然而,時下的溫州資本投資房地產早已超越了“炒”房的階段。在2010年最新發布的“2009年浙江百強民營企業排行榜”上,與房地產沾邊的企業達70%。2010年溫州百強企業中,一半涉足房地產。房地產成為企業不可缺少的產業,甚至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賣商品不如倒資本”、“不求百年基業但求資產增值”的論調流行于坊間。
在傳統的服裝行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業都在賣房子,包括雅戈爾、杉杉、太平鳥、報喜鳥……2007年7月,雅戈爾以14.76億元拿下在杭州的首個地塊,并以1.5712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手捧地王高調進入杭州地產界。據透露,雅戈爾集團已在寧波、蘇州等地累計開發住宅、別墅、商務樓等各類物業300萬平方米。2009年,雅戈爾成立雅戈爾置業控股公司,集團董事長李如成希望,雅戈爾置業“10年內成為全國地產一線品牌”。
溫州傳統的電器行業亦是如此。人民電器集團董事長鄭元豹介紹,人民電器集團在河北邯鄲投資占地1180畝的地產項目,投資20億元,在武漢占地500多畝的總部基地,投資十幾億元。此外,還將陸續在河南鄭州等地投資房地產。他表示,對一些地產要長期持有,獲得地產上漲和租金上漲的雙重利潤,預計將有七八個百分點的利潤。
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發靜坦言,只要有合適的項目就會投資房地產,目前已經在做的項目在兩三家以上。知名鞋企奧康集團亦是老百姓叫得出來的房產開發商。
相關資料顯示,2009年度的浙江民企百強中,制造業銷售額度占總量的60%,同比降低24%。上一屆的民企百強中,有14家傳統制造業企業未能進入本屆百強榜。在新的民企百強中,上升最快的行業正是房屋建筑及房地產行業。
報喜鳥集團2003年投資房地產。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地產化”生存本身就是多元化經營,做實業的投資者和捂盤惜售的地產商有著本質的區別,做實業的投資者更關注現金流,追求快進快出。而實業家的“快進快出”無疑會堆積起巨大的市場泡沫。{page_break}
投資金融和私募股權
溫州民企入股投資金融空前積極,截至2010年年中,已有1361家民營骨干企業入股各類金融機構,資金約達70億元。
在林飛接觸的溫州商人中,房地產已經不再是他們的唯一資金去向,不少人選擇了直接介入金融領域。在銀行信貸收緊之后,民間借貸一度盛行。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的調查,2005年以來,隨著溫州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溫州掀起了一股民企入股金融的熱潮。2008年7月后,隨著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試點的不斷發展,溫州民企入股投資金融更是空前積極。截至2010年年中,已有1361家民營骨干企業入股各類金融機構,入股資金約達70億元。
在溫州,官方的、民間的、半官方半民間的,各種性質的平臺陸續搭建,企圖為溫州民間資本尋找出路。關于風險投資的各類培訓班等在溫州密集出現,現在已經有很多具備一定實力的溫州企業家,組成一定規模的投資基金后,再去找專業的基金公司、陽光私募。
張毅是溫州某投資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據他介紹,像他們這樣的投資公司做的事情就是聚合溫州閑散的民間資金,然后投資到各個領域。
不久前,溫州巴菲特有限公司將兩億元投向具備上市概念的新疆某農業科技公司。溫州巴菲特有限公司是溫州成立較早的私募基金公司之一,其主要股東都是來自溫州的傳統鞋服企業。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該公司已經大大區別于其股東所從事的傳統制造業。
有媒體消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溫州從事私募股權投資的企業有12家左右,溫州地區以外,溫州人創辦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也有10余家。這些機構掌握的資金從數千萬元到十多億元不等。其資金主要來源于實業中已初具規模的溫州民營企業。
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這樣看待溫州人的“抱團投資”,在溫州,只要項目好,就不怕沒有資金,這是溫州的一大優勢。“溫州有靈活的民營企業的機制,特別是在資本集聚上有自己特定的模式,所以只要發現有好的投資項目,確實可以迅速在民間籌集到大量的資金。”
民間資本在溫州,早已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游資了,資本結成的聯盟化和體系迅速增長。1萬億元的強大資本,行動迅速一致,“一頓飯幾個電話就能夠跳動10億元的資金”,他們有能力撬動任何市場內的商品要素,難免所到之處,人心惶惶。
日前,溫州成為全國唯一的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據稱,試點的初衷直指以溫州為代表的民間資本。周德文說,溫州人的資金可以直接出境投資了,這是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政府很鼓勵溫州的民間資本到境外投資實業,到國外直接參股,并購國外一些非金融的領域,這為溫州資本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出路。
為什么不做實業?
“賣商品不如倒資本”、“不求百年基業但求資產增值”的論調一直流行于坊間。
溫州資本熱衷投資金融、私募股權,長期執掌房地產投資;當地政府急于搭建各類平臺為資本尋找投資去向;中央大開“試點”新政,引導資本走出去。然而,為什么不去投資實業呢?
記者了解,浙江民企投身房地產主要在兩個時期:第一個是2000年左右的時候政策放開,許多制造企業紛紛投資房地產。其次是在2005年、2006年前后,制造業的利潤不斷被攤薄,部分民企不得不尋找副業輔助主業。這一現象隨著近幾年房地產的迅猛發展,民企制造業利潤不斷下降,越來越明顯。
服裝、電器和制鞋是溫州三大傳統制造行業。記者了解,目前三大行業的利潤都在大幅下滑,鞋業的利潤只能保持在1%到3%。電器的利潤從原來的20%下降到目前的7%左右,中小企業甚至只有2%左右。
而與此相對的是房地產投資的暴利。上榜企業富麗達集團一負責人曾介紹,該集團由單純紡織業向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實業投資等多元化方向發展后,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2倍。
由此不難理解,浙江民企百強中,建筑和房地產企業從2002年的4家,上升到2009年的27家,其中10家房地產企業銷售總額達1463億元,同比增長66%。這還不包括一些“副業”為房地產的制造業公司。
報喜鳥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制造業不景氣的形勢下,一些制造業企業將用于生產的廠房抵押,換來貸款,投資房地產,用地產的高利潤維持企業的運行。盡管企業爭相逐利地產、金融產業,但企業負責人都強調,這些副業只是獲取資金的平臺。
然而,盡管一再辯解,房產、金融市場只是資本平臺,賺了錢還會返回實業,但其中的可信度有多少,難免讓人懷疑?當“身不動,膀不挪”便可將上億財富輕易收入囊中之時,誰還會費心費力地去做實業;當資本進入地產、金融可以快速獲得升值,誰還能靜下心來長期堅守投入科研和高新技術創新?
數據無疑是最具說服力的,同屬沿海的粵蘇魯浙是全國經濟前四強,4省在統計上常被作為一個板塊進行分析。2009年,在經濟增速上,江蘇增長了12.4%,山東、廣東增長了11.9%、9.5%,而浙江僅增長了8.9%。
2003年浙江省生產總值約9050億元,江蘇則實現了1.24518萬億元,兩省的差距為3000多億元;但5年之后的2009年,江蘇實現了3.4061萬億元生產總值,浙江則為2.2832萬億元元,兩省的差距超過了1萬億。很顯然,由于制造業資金的逃離,使得浙江的經濟發展增長的動力已經呈現了疲態。
溫州正面臨商業精神取而代之工業精神,商業精神注重眼前,以利潤為衡量一切的標準,而工業精神注重的是產業,以做出什么成就為傲。眼下的利潤取向和結構,終究令人擔憂。我們過去認為的制造業回暖,會不會是一種由地產泡沫烘托的假象?
這何嘗不是當下中國實業的群像?資本逐利無可厚非,企業要生存下來不容爭辯。而可以肯定的是,荒廢制造業絕對是失智之舉。目前的制造業利潤之低和房地產利潤之高的巨大差距絕對是不正常的。而土地財政在這場狂熱中難辭其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