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一制革廠獲皮革行業節能減排創新獎
10月5日訊,記者從環保創新獎三等獎。
據測算,采用傳統制革工藝,加工一張裘革需耗水160.3升,并產生廢水156.7升,廢水中還含有油脂、鹽、鉻等污染物。而采用新工藝后,加工一張裘革的用水量僅為50升左右。與此同時,鹽和鉻的用量可分別降低50%和20%左右,而且鉻的總吸收率達95%以上,鉻鞣廢液基本實現了零排放。
記者了解到,為實現清潔化生產,從2006年起,作為省重大科技專項的《新型循環高效節水與清潔化制革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在海寧實施,該項目總計投入科研經費2700多萬元。
作為項目的參與方,年產各類皮革幾十萬張的海寧市富升裘革有限公司,將這一整套節水與清潔化制革技術運用于生產,成效明顯。公司董事長周永根告訴記者,新工藝最大的特色,就是實現了水的循環利用。在少用水的同時,也減少了廢水的排放。回用水可用于原皮浸水、車間地面沖洗,水膜除塵器補充水。
不僅是節水,新工藝的實施,還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周永根算了一筆賬,以年產30萬張裘皮計算,技術革新后企業用水及污水處理費用可節約15.86萬元。同時,通過新工藝有效改善了皮革的品質,其附加值也提升了三分之一,企業由此每年可新增產值1400多萬元。
全國制革清潔技術首席專家石碧院士,對該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該項目對生皮生產的關鍵共性技術,進行了更深層次的研究與創新,這將推動皮革產業的轉型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