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大假 買服裝飾品還是成都“荷花池”
“荷花池,但前不久聽說那里快要搬遷,不知道現在情況怎樣了,還能買到嗎?”前兩天,雅安的張亞蘭咨詢荷花池的近況,據統計,從6月下旬至今,收到類似關于荷花池咨詢電話已達百個,往日人氣鼎沸,催生財富的荷花池現在究竟如何?
“綜合批發市場”嬗變“城北副中心”
在全國率先喊出“一件也批發”的荷花池一直是成都商業形態的一張名片,改變了眾多人的消費觀念,成就了無數人的財富夢想。如今隨著成都國際化大都市的重新定位,城市結構將從單中心向多中心發展延伸。據成都市金牛區政府出臺《金牛區城鄉商業網點規劃(2007-2020)》,原荷花池地區將繼承荷花池厚重的商業文化底蘊,逐步建成以現代商業為主,融展示洽談為一體、以品牌服裝服飾為主要業態的城北商貿中心,荷花池將迎來歷史上第三次財富增值新機遇。
困擾:荷花池改造勢在必行
據了解,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荷花池共經歷兩次大變革。一次是從1984年開始至2004年左右,荷花池從一個占地8畝左右的中藥材集市逐漸發展成以服裝服飾、紡織品、針織品、鞋類、小百貨、玩具等品種齊全的以棚戶式為主的商品集散地。第二次是從2005年以后開始,荷花池開始建立以藍光·金荷花國際時裝城為代表的現代化、品牌化、規模化、信息化為特征的超大型專業旗艦商品批發市場,其所導入的市場造活、招商置換、營銷推廣、經營服務、品牌打造等顛覆性創新運營手段從局部上進化了荷花池舊有的商業模式,提升了原有市場形象。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及主城區的快速擴張,荷花池從以前的城市邊緣地帶變為城北中心區域,荷花池發展的瓶頸開始愈加顯現:臟亂差現象較為嚴重可見、物流交通較為混亂、傳統商品交易模式過于單一等等,這一切使得荷花池發展面臨嚴峻考驗。但同時,荷花池所擁有的特殊優勢也在不斷聚合:荷花池巨大的品牌效應不斷累積;以藍光·金荷花國際時裝城為代表的新興專業品牌旗艦商城不斷為市場注入活力;成都地鐵1號線的開通,人民北路和火車北站兩大地鐵路口緊鄰荷花池,市民購物將更為方便快捷。如何趨利除弊成為荷花池繼續長盛不衰的關鍵。
應對:升級為城北副中心
2008年,成都市金牛區政府出臺《金牛區城鄉商業網點規劃(2007-2020)》,明確提出荷花池將
在保留藍光·金荷花等超大型商業市場的基礎上,對荷花池陳舊落后區域進行改造,使之成為無可爭議的城北副中心。為進一步提升荷花池形象,匯集更多人氣、商氣、財氣,政府有關部門決定興建“金牛城市廣場”,將成為包括高檔甲級寫字樓、高檔百貨、大型影城、SOHO公寓、高尚住宅等在內的市內最大城市商業綜合體。金牛城市廣場建成后將與藍光·金荷花等商業市場共同形成以服裝服飾為中心,向中高端商品品牌集中發展的商業新格局。{page_break}
機遇:新商圈挑戰“春熙”
對于荷花池的再次升級改造,各方面專家與商業資深人士普遍看好。認為荷花池商圈的再一次華麗轉身,將進一步造就與提升商業口岸價值,成為與春熙商圈一樣的深具歷史優勢與口岸優勢的新商圈。
改變1:經營口岸變化,地鐵經濟拉動財富增值。隨著1號線的開通,成都即將迎來地鐵時代,地處人民北路、火車北站出站口之上的荷花池商業物業的大幅升值顯然成為意料中事。據調查,“北上廣”地鐵開通后,沿線商鋪價值大幅提升了
30%-50%,而上海徐家匯地鐵開通后,其地面商城更實現了每月20%-30%的業績增長,幾年間營業額增長了近8倍。
改變2:消費者結構優化,商業模式更多元。由于升級改造使得周邊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高尚住宅比例提高,大量有消費能力的新人群開始涌入。同時由于地鐵的開通以及區域內交通狀況的改善,巨大的外來客流將使商圈內消費群體急
劇擴大,消費結構將更加多元化。由于商圈內經營者越來越直接與代表主流前衛人群進行溝通、交易,更能準確把握市場最新消費趨勢,批零兼營和電子商務將成必由之路。
改變3:商品結構變化,中高端品牌將成主流。過去荷花池老舊區域主要經營商品為散貨、無品牌貨,而今后新商圈主流將為80、90后年輕都市消費人群,中高端品牌將在市場重新洗牌中贏得歷史發展的新一輪商機。
改變4:經營環境變化,現代化商城成首選。荷花池整體環境和交通改造提升后,現代化商城將是各類客商與普通消費者的購物目的地。而在這些現代化商城中誰的硬件設施更優、經營水平更強、服務水平更高、品牌更具號召力,誰就能引領客流占得先機。其中,由國內知名房產商藍光集團開發的藍光·金荷花國際時裝城尤其引人關注。據了解,這個2005年建成,營業規模達15萬平方米、由藍光嘉寶商業公司專業運營機構管理的市場,因立足未來的超前規劃和前瞻性設計而完全適應了新商圈定位需要,這個都市化服裝服飾MALL不但擁有大型中央空調、60臺自動電梯和扶梯等與現代商業相匹配的硬件設施,更在謀求嘗試為商家提供實體店+網店的雙線服務新模式。
城市副中心的打造和高速便捷的交通,將是荷花池商圈提檔升級的核心源動力,將造就荷花池商業價值的再次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