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服裝業的發展蒸蒸日上
天津服裝商會方面如是說。
本土成熟品牌 深入人心
近年,天津服裝行業陸續出現了一批榮獲“馳名商標”品牌,如應大、米蓋爾榮膺“中國馳名商標”,大維、闊佬、飛尼克斯、桂玲、白玫瑰、和泰、牧津、老美華、山嵐、帽子王、抵羊、斯必得、仁立、春潭等榮獲“天津市著名商標”。
同時,一批新的知名服裝品牌深入人心,如森迪維爾、簡凡、桂玲、千圖、菩萊提、歐萊、柯利亞諾、萊德斯達、芬尚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大維、應大、米蓋爾、斯必得、闊佬、湯普勒、福芬、永正、飛尼克斯、金泓達、和泰、萬克爾等,這些歷經十余年磨練的成熟品牌,在天津服裝市場上仍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規模擴張 良性發展
本土服裝業規模的擴大,強有力地證明了該行業的走勢變化。如斯必得服裝集團生產基地由幾千平方米擴展到現在的150余畝;應大目前擁有了8萬平方米的服裝生產基地;永正制衣、普萊提制衣、金城制衣也分別斥巨資建立了大型新廠房,其建筑規模絕不遜色于國內一些知名企業。從2000年起,天津興起了很多從事外貿訂單的貿易公司,尤其是天津市周邊武清區、津南區、寶坻區很多從事外貿加工的工廠規模都很大,年產值都相當驚人。綾致(天津)時裝公司每年的銷售額也達到了108.67億元人民幣。應該說,服裝產業自身發展正處在良性狀態。
需要政策扶持 形成產業集群
從另一角度看,天津服裝業在推動本地經濟發展的同時,在更大范圍內解決了就業難題,為構建和諧社會功不可沒。按理說,作為支柱產業應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重點扶持產業群的發展。尤其針對目前存在的產業集群度低、零星分散、布局不合理、產業鏈不完整等問題,應開辟出一塊專門用于天津非公有制服裝產業工業園區的建設地塊,給予一定政策支持,引導有實力的本土民營服裝企業及服裝關聯產業遷入園區,一旦該園區形成規模,其所起到的對外招商引資輻射作用將不可估量。
制定市場規則 力挺津派服裝
值得關注的是,本地品牌進入天津商業賣場越來越難,一些大商場寧愿讓不出名的外來品牌入駐,卻對天津一些大品牌十分苛刻,無形中給本土品牌加大了入店成本。對此,本地一些知名品牌呼吁,應制定必要的市場規則,扶持天津名牌服裝業的發展。除此以外,一些品牌專賣店在商業街規劃中被拆遷,致使店面越來越少,尤其對那些知名品牌的市場擴張不利。
天津服裝行業的提升,必須在“樹品牌、促發展”的大旗下,深入實施名牌帶動戰略,相關部門應對在科技創新、創名牌方面有突出表現的服裝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扶持和補貼措施,以調動企業爭創名牌產品的積極性。
融資難一直是困擾服裝業發展的瓶頸,對重點服裝企業應給予一定的信用擔保,更應加大金融對服裝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此外,應賦予商會相應的職能與服務手段,推動天津服裝行業的整體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