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的成敗既決定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
新任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出席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主題為“介紹銀行業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情況”。對比證監會新聞發布會的主題,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兩者的區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的主題為“協調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重點強調金融監管改革內容,而郭主席則更為強調銀行體系如何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局。
從發布會現場來看,記者提問主要集中于監管改革等方面,監管改革確實也是2017年中國改革的最重要看點之一,但是從郭樹清主席介紹情況來看,監管改革并非郭樹清主席的第一使命。
郭樹清主席明確指出了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其中第一項是更積極、更主動地支持和參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也是本次新聞發布會的主題;第二項與第一項內容相近,是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和水平。這與不久前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的定調一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然被放在第一要務。
監管改革被郭主席放在了第三點和第四點,結合答記者會的內容,盡管郭主席對于建設監管協調機制持肯定態度,但是對于銀行監管模式的態度尚不明確,郭主席執掌銀監會,政策重心可能正是強化銀行業對實體經濟的服務,特別是對供給側改革大局的服務,“穩中求進”的“進”更為重要。
金融監管改革確實也要推進,這是“穩”的部分,但從郭主席在證監會和山東省的政績來看,服務好供給側改革、“進”的部分是他更為擅長和重視的領域。在證監會,郭主席重點加強證監會創新,提高金融業對創新創業戰略的支持,在山東省,郭主席則強調金融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此次執掌銀監會,繼續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可能仍然是其工作重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是國家戰略,而且對于解決銀行業的現實困境有重大意義。2012年以來,銀行壞賬率持續上升,已經成為銀行經營的最大困難之一,也是銀行股低估值的重要原因。從銀行層面看,供給側改革有助于提高實體經濟盈利,將會大大緩解目前銀行壞賬率持續走高的窘境,供給側改革的成敗既決定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也決定了銀行業能否出現壞賬率拐點、重新回到良性發展。
郭樹清主席的第一要務是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既是國家戰略,也是銀行業發展的自身需要,也與郭主席的履歷相符。對于金融監管改革,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行為監管是兩個大趨勢,郭主席首次提出要重點整治的不良行為值得密切關注。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在全國政協會議場外表示,中國加息要非常慎重,中國經濟近期有一些好的回升跡象,但不太確定其持續性如何。人民幣近期上漲,但今年仍有貶值壓力。中國央行面臨較大挑戰,政策需要兼顧避免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控制金融風險和穩增長目標。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