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投資熱點在哪里? 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無論貨幣如何理性,債務如泰山壓頂,為了活下去,貨幣購買力下降是大勢所趨。人們只有兩種應對方式,一是賺到錢趕緊消費,二是賺到錢交給誠信、專業的投資機構。考慮到中國經濟轉型成功,就是有潛力的企業成功的過程,對于個人而言,資產配置,將資金與未來企業結合,是主要生存法則。
債務在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錢不值錢了,你就是不想投資也得投資。前段時間,一則新聞被瘋傳,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超過45萬億。2月18號報道,根據各省公布的數據進行統計,至今中國已有23個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累計投資超過40萬億元,如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資不少于45萬億。
45萬億不算什么,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可能遠超過45萬億。要知道,中國固投基數很高,201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56萬億,2016年是59萬億,只要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較低的2016年的8%,2017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就將輕松超過60萬億元。并且,2013年之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每年都超過20%。
中金固收團隊研報發布的數據更可怕。他們認為,由于房地產投資增速會小幅滑落,制造業可能小幅上升,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改善更可能是來自基建。去年全年基建名義增速為15.7%,預計今年基建名義增速可能高于去年,可能回升到16%-20%區間。
固定資產投資可以穩定經濟增長,但可怕的是虧損與高負債。投資并不一定帶來通脹,無效的投資才會帶來通脹。以機場建設為例,2月16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新建以及續建74個機場,建成機場超過50個,到2020年,我國民用運輸機場數量將由2015年的207個發展到260個以上。
表面上這是好事,其實未必。有數據稱,全國190多家機場虧損比例高達70%~80%,虧損面巨大,僅有大約50家機場盈利,支線機場建的越多,虧損越大。不要動不動跟美國比,人家從東到西經濟發達地區路途夠遠,我們國家經濟集中在漠河、騰沖以東,尤其是在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內部,高速軌交已經足夠,很難想像蘇州、無錫、上海、杭州、嘉興這些城市布滿鐵路。
無論是公司接單還是PPP模式,實際上大型企業與地方政府債務必定上升。根據瑞銀的研報,非金融部門債務總額在2016年底達到205萬億元人民幣,是國內生產總值的2.77倍,這一水平高于2015年同期水平——175萬億元人民幣,是2015年GDP的2.54倍。自金融危機以來,非金融部門的債務總額一路飆升130個百分點。
政府債務約為GDP的68%,家庭債務約為GDP的45%,企業債務約為GDP的164%,企業債務比例達到了世界之最,遠高于2008年的0.86倍水平。尤其投資量增加,意味著信貸增長,中國債務規模或將進一步上升,預計2年內超過GDP的300%。
債務上升表現在兩方面,明面上是貸款數量上升,或者是地下通道。今年一月份新增貸款2.03萬億,創一年新高。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5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33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52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452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2799億元。央行上海總部發布的上海一月份貸款數據同樣如此。房貸下降,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銀行跟著政策走。
基建自籌資金越來越多恐怕不是債務情況好轉,大概是資金繞道走的結果。中金固收團隊的研報顯示,近期非標融資絕對值及占比快速上升,過去一年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凈增加3.36萬億;且微觀調研反映近期非標項目仍較多,所以,央行稍微收緊貨幣,短期同業拆息利率就隨之上升。
一切顯示,債務上升,但債務不會崩盤,原因在于貨幣購買力下降。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