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眼睜睜地看著指數上漲卻又無可奈何
進入下半年的A股市場,已經步入到一種“牛皮”的狀態。上有壓力,下有支撐。向上拓展空間,會遭遇到巨大套牢盤的壓力。如果股市出現大幅下跌的話,以證金公司、匯金公司為代表的“國家隊”又會進場護盤。因此,目前股市的價值中樞在3000點一線,上漲時難跌亦難,只有一些存量資金在市場中“折騰”,當然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股市是否能夠吸引到資金進場,根本的問題在于其自身是否有吸引力,更重要的則在于是否有財富效應產生。沒有財富效應的市場,即使房價出現大幅下跌,樓市資金也不會進入股市。而如果股市有財富效應產生,即使房價在上漲,同樣會有資金加盟股市的,而這已被A股多次所證明。
國慶長假后的前兩個交易日A股出現上漲,上證指數還站上了有重要意義的30日均線。一時間,又一波行情開啟等聲音又在市場上出現了。另一個背景是,長假期間,全國累計有21個城市對房價采取了嚴厲的調控措施,于是有觀點認為,樓市與股市將產生蹺蹺板效應,隨著房市調控的深入,樓市資金將進入股市,股市后市可期。
此外,自9月12日大跌以后,A股亦有反彈的要求。正是在多種因素的合力下,節后股指才出現了上漲。股市與樓市是否存在蹺蹺板效應,事實已經作出了回答。比如,2007年A股市場正處于一輪特大牛市行情中,上證指數最高上摸6124點這一至今也沒有企及的高度。但2007年,國內樓市已經開始上漲了。因此,2007年的股市與樓市是同步上漲的,并沒有出現股市漲樓市跌的現象,也沒有上演樓市漲股市跌的故事。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上證指數最低跌至1664點,樓市也遭到致命性的下跌。股市下跌的慘烈自不必說,其時的樓市也好不到哪里去。據媒體報道,當年有許多買房者因為房價下跌而不愿歸還銀行貸款,許多房子變成了銀行的“燙手山芋”。2008年,股市與樓市也沒有出現蹺蹺板效應。
如果說上述兩個例子有些“極端”的話,那么國慶長假后股市的表現也能夠說明問題。倘若股市與樓市存在蹺蹺板效應,那么這幾天的股市就得如此“溫柔”了。畢竟,樓市調控越來越嚴厲,房價的非理性上漲,不僅增加購房者的壓力,對于國內經濟也沒有任何好處,日本“迷失的20年”即是最好的教訓。
對于股市而言,不要奢望什么樓市遭遇調控后,其資金會進場,這是一種“很傻很天真”的想法,根本不切合實際。A股頻現暴漲暴跌,以及牛短熊長成為其最重要的特征,與我們的制度建設、市場監管以及投資者保護是密切相關的。美國股市能長期走牛,并非其經濟增長速度比我們快,而是其股市基礎打得好。只有當我們的市場強大起來了,也就不會對股市與樓市的蹺蹺板效應產生興趣了。而到了那時,投資者根本就不用愁沒有資金進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