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閃電降價”CEO:讓消費者為“實惠”買單
據艾瑞咨詢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20.2萬億元,其中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3.3萬億元,同比增長57.9%。由以上數值可以看出,移動電商在我國的發展正風生水起,保持著較快的增長態勢。為此,我們就相關問題采訪到了“閃電降價”APP的CEO張正平先生。他表示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更愿意為便捷和優惠買單?!?/p>
“閃電降價”應“需”而生
我們知道,電子商務的發展正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如今,人們也早已習慣了網上通信、網上購物和消費。同時,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我國電子商務也發生了微妙的改變,人們更喜歡移動網上購物,隨時隨地,不再受地域影響。
記者:您當初創立“閃電降價”這一移動電商平臺的初心和目的是什么?
張正平:我們初創團隊都是互聯網起家,對于這樣的一個電商平臺呢,我們是非常熟悉的,也希望結合自己的經驗、資源和技術,呈現給大家一個既好用、又能買到實惠購物APP。所以,我們的方向是做品牌特賣,這也是“閃電降價”品牌名稱的由來。
目前,我們的品類不斷的豐富,涉及裝飾、鞋包、配飾、數碼、家百等品類商品,入駐的國際國內知名品牌也超過了3600家,累積用戶規模超過1000萬,我們的工作人員也從年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目前的一百多人,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我們“閃電降價”的隊伍中來。
記者:那在這樣的良好發展中,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嗎?“閃電降價”團隊又是怎樣解決的呢?
張正平:我們在設計“閃電降價”這款APP的時候考慮很多,我們想在滿足日常的購物需求的同時,也力求做一些突破和創新,但也不是所有的創新都能被消費者接受,因為大家已經熟了像天貓、京東這樣平臺的操作習慣,我們做的一些改變反而會被吐槽,所以有時候我們在平臺設計方面會迎合消費者做一些妥協,但是也盡量保持我們的一些特色,比如說我們將很多商城的積分改成了閃電股,“聚贊”功能等等。在限時秒殺方面,我們做到了價低、物美、量多。
說到“價低”的問題啊,其實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也有不少用了“閃電降價”消費者吐槽我們的價格不夠低,不符合品牌特賣的宗旨之類的問題。但我想要說的是,目前“閃電降價”不敢保證所有的商品都是全網最低價,但我們會在保證品質的同時向這個方向努力?,F在的電商行業競爭比較大,每個平臺都在想品牌商爭取最低的代理價格,這對我們“閃電降價”的招商團隊也是一個考驗,我們始終堅持對產品擇優選擇,引進新產品的同時淘汰掉一些反響不太好的產品。
不斷優化做好服務
目前“閃電降價”平臺已經有1000多萬的注冊用戶,其中新用戶量仍保持在不停增長中,平均每天有幾萬新注冊用戶。人們為什么會選擇“閃電降價”APP呢?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記者:您覺得“閃電降價”的那些方面吸引到這些消費者,對于這一數據,未來您有什么樣的預估和期盼呢?
張正平:我們的目標就是專做一款品牌特賣的APP,為此我們付出了所以的努力。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熱衷“閃電降價”的消費者是在經濟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追求品質生活的人群,一方面“閃電降價”物美價低的特點吸引著他們。另外,與我們的售前售后的服務及平臺的購物便捷性都有很大的關系。目前,做品牌特賣的其實也有不少平臺了,比如說珍品網、尚品網、走秀網、夢芭莎、唯品會、天貓、京東等等,但是電商市場很大,不同的平臺走的也策略不同,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做好服務”也可以作為平臺的一大亮點,就像很多人選擇京東是看中他的自有物流。所以做好服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我們目前我們的宣傳力度并不大,還有很多人還不知道我們的APP。但我相信,隨著我們平臺的不斷優化,會有更多的人喜歡使用我們的APP。
記者:您剛才也提到目前已經有不少特賣平臺,相對而言,“閃電降價”是一個什么樣的品牌策略呢?
張正平:我們先拿其他品牌做類比,像珍品網和唯品會,最初呢,他們可能更偏向于高端品牌LV、GUCCI等,走秀網和夢芭莎稍微又低一級,比如說ZARA、H&M等,天貓、京東、當當更偏向于李寧、匹克、361度等這些國內品牌,雖然說我們可能的多引進一些受歡迎的品牌,但總體來說,我們更傾向于中高端產品以下下品牌,很少涉及奢侈品,我們覺得這里的市場需求更大,唯品會的品牌在向下延伸后的迅速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記者:我們看到在網上要不少人吐槽“閃電降價”,退換貨很慢,客服聯系不上等問題,這些好像有違您之前說的“做好服務”的理念,您如何看待這些網絡輿論?
張正平:問題是這樣的,2016年的4月份“閃電降價”開始上線試運行,當時真的沒有想到一下子會有這么多人關注并使用我們的APP,在線消費者超出了我們的預估,客服人員反而沒有跟上,所以在短時間內造成了一些售后問題。對此,我們也做了積極處理,客服人數增加至一百多人,且經過了統一培訓。在此,我代表公司向之前未及時處理問題的消費者表示抱歉。同時,也希望大家能看到我們的努力和進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