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狠拋美國國債 投資人不必急于“劃清界限”
美國財政部的報告顯示:中國7月減持220億美元美債,減持規模創近三年來最大降幅。央行大筆拋售美元國債,眼下有意愿在海外進行資產配置的普通投資人可以從中獲得什么信號?10年讓資產翻10倍,怎么做到的?
許多國內普通投資人對外幣理財相對陌生,有時,外幣理財給投資人造成高收益的印象,是因其包含了很多僅對高凈值用戶開放的高門檻、高收益理財產品,而這些產品普通投資人無法企及。
7月,中國減持220億美元美債,減持規模創近三年來最大降幅。減持后所持美債總規模為1.2188萬億美元,仍維持著美國第一大海外債主的地位。這對投資人而言意味著什么?
央行減持也算是順勢而動。畢竟在過去的一年里,海外央行拋售美債規模達3430億美元,創下了新高。這關涉到美債信用問題:8月6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正式宣布,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評級前景展望為“負面”。
各國減持美債,一大原因必然是出于信用考慮。那么,投資人應該據此將美債劃入禁區,不碰與之相關的理財產品嗎?對于確實有進行海外資產配置必要的投資人而言,美債仍是優質選擇。雖然信用焦慮可能引發市場波動,美債的近期收益或將進入下行通道,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違約和投資人虧本。
央行雖減持220億美元美債,創2013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但仍維持著美國第一大海外債主的地位,這足以說明在保障資產安全方面,美債占據不可替代的地位。無論信用焦慮會否愈演愈烈,美債畢竟從未違過約。因為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美元的國際地位。
投資美債需要開辦特定賬戶,最接地氣的QDII門檻也偏高。對于普通投資人而言,去美國買國債顯然不如去銀行換美元實際。2015年至今,人民幣對美元一直在貶值,是不是該換美元保值了?對于絕大多數投資人而言,并非如此。
“全球資產配置”愈發成為投資界的熱詞,美元資產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也仍會是全球最穩健保值的資產之一,但對于本金未達百萬級別,純粹想要賺取收益的投資人而言,現在換美元,無論是放家里還是去理財,都并不值得。
對于有留學、海淘、大額資產保值等實際需求的投資人,外幣理財很有必要。建議,在進行外幣理財時,應特別注意投資期限,慎重選擇所投資的銀行。
要特別注意投資期限,是因為一般情況下,外幣理財不允許提前贖回。此外,建議選擇外資銀行,因為一般來說,外資銀行提供的收益最高且不時有優惠活動。但根據近期公布的2016年銀行上半年報,外資銀行理財產品虧本率高于國有行和股份制銀行,所以選擇銀行時要格外慎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