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服裝上市公司關店盤點:戰略調整減輕壓力
連日來,一條“服飾企業一季度開關店”的新聞在朋友圈內廣為流傳,該消息稱,幾年前出現的服裝行業大量關店現象如今還在持續。作為男裝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品牌,雅戈爾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經關閉了57家門店,海瀾之家關店38家,而貴人鳥和達芙妮在一季度的關店數則達上百家,分別為148家和176家。
進入2015年以來,面對電商沖擊,商品同質化等因素,傳統服裝行業日趨難過,企業也在頻繁的調整自身終端零售網點,雜志也據Wind資訊數據,對2016年一季度紡織服裝上市公司終端零售網點變動情況進行了統計。
優他匯國際品牌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研究員孫遜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的互聯網時代,傳統的紡織服裝上市公司通過加盟開店形式進行快速擴張的做法已成為過去。現在來看,坐享地產項目升值紅利的服裝企業也因為前期的高速擴張、成本提升、高庫存和年年提高的店鋪租金的壓力而陷入絕境。
因此,服裝企業通過關店來減輕壓力,進行戰略調整和重新布局,重新回顧理性進而常態化發展是可以理解的。當然,關店也是有很多原因,是自身調整還是是戰略轉移,對于企業而言都有不同角度的思考。而時下的服裝行業也并非像相關論點那樣的“頻頻關店、寒冬持續”這樣的“悲慘”局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5月,我國規模以上紡織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147.4億元,同比增長4.9%,實現利潤總額748.6億元,同比增長6.9%;海關總署的數據也顯示,紡織服裝業一季度的增速接近7%。而4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長接近5%,環比大增超過兩成。
孫遜認為,服裝作為衣食住行的首要需求其實并不是能夠用“關店“和”業績不好”這樣的片面數據來得出某種結論,而是更多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創新和如何轉型的問題。
“服裝企業今后發展還應該更加關注三個主要的因素:一是品牌傳播和宣傳;二是產品設計,時尚化程度;三則是產業鏈及后端平臺整合的能力。而這一切都要由內而外尋求企業的自身創新能力和企業的“品味”提升。”孫遜如此向記者談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