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解讀股市 全新視角看市場投資
許多人驚呼,在26年股市中,從來沒有看到今年上半年這種走勢。其實,看不懂是因為市場變了,人們只能用全新的視角來看市場,把握好下半年股市的機會。
本周大盤已進入多頭市場,預計大盤正如在2800-2900點震蕩橫盤數月一樣,在2900—3000點區間,震蕩橫盤的時間也不會短。既然已進入多頭市場,就應選好前期滯漲的優質個股,堅決做多。
大盤從去年底的3539點,到今年2月兩次觸碰2638點,跌幅高達26%。許多人堅信,還有股災3.0版,2638點必破,2500點擋不住,2300點也能看到。
但是,從2月20日2860點證監會新主席上任后,4個半月來,大盤考驗并遠離了2638點雙底,并在2800點反復震蕩企穩,如今已緩慢地爬上了2900點新平臺。
1、導致股災經常千股跌停的漏洞已被堵塞。
去年夏天發生的股災,以及綿延至今年春節前后暴跌不止、20多次千股跌停,究其原因,除了5178點位置過高、漲幅過大、獲利盤過多以外,市場本身還存在著很多有利于做空的漏洞:
一是場外高比例配資和場內高比例融資。在股市上漲時,推波助瀾,暴漲不止;而在股市下跌時,也呈現加速度,強行平倉盤導致連續下跌。這個漏洞目前已基本杜絕。
二是股指期貨開空單不受限,而開多單受限。大量不以套保為目的的做空投機盤,巨量蓄意做空,加速了現貨市場暴跌不止。而今,期指多空單都限為10手,交易手續費大幅提高,多年來股指期貨做空成風、帶動A股二級市場暴跌的做空“武功”,已基本被廢,每個月第三周期指交割日引發的股市波動,已不復存在。
三是每月兩次動輒幾萬億資金從二級市場撤出,去申購新股,引發股市嚴重失血休克。由于現在新股申購不再需要資金,這種局面徹底改變,新股發行對二級市場的負面作用基本消除。
四是上證50ETF的主動權轉移。今年以來,每次暴跌,人們都可以看到國家隊和保險資金以及滬股通資金奮力做多上證50ETF,每每收到轉危為安之效。
2、關注國家隊這個全新的最大主力機構的作為。
擁有巨資和擁有1500只股票籌碼、占實際流通市值約30%的國家隊,相當于對整個大盤舉了5、6次牌。先前,有相當多的人對國家隊入市頗不以為然,認為托市必遭到失敗。有些做空力量經常嘗試砸盤,一廂情愿地想把大盤砸破2638點,打到2300點去年牛市前的“老家”去。那豈不是要打穿國家隊的底盤?
今年上半年,盡管遭到一連串重大利空,但大盤竟能在2800點上方橫盤幾個月,這顯然有國家隊的鎖籌、國家隊的作為。
因為有國家隊深深卷入股市,起到了平準基金的作用,遂使技術分析預測指數的功能大大弱化,尤其是數浪和測底屢屢失準。
3、與經濟相適應,股市指數也走L型。
人們定記得,5月份權威人士的文章曾提出一個重要觀點:“今后2、3年內,中國經濟都將走L型”。經過人們的精心研究和消化,逐步認識到,L型下面的“一橫”,不是指一條直線,而是指每年增長率都在6.5%-7%之間窄幅波動。
我認為,這個觀點也適用于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我們可以從多角度來觀察今年股市的L型。
首先,去年8月27日股災的第二個底部就是2850點,今年2月20日劉士余主席上任的點位是2860點,直到今年的6月下旬,大盤仍然在2850點-2860線一線波動。2850點橫盤,就是L型。
其次,從上證指數半年線看,現位置在2909點。就是說,本周大盤重上2900點,收在2932點,這一帶就是整個市場投資者的平均持股成本。如果說上半年相當長時間里大盤是在半年線2909點下方的150點波動,那么,下半年大盤很有可能在半年線2909點上方的150點波動。這是股市L型的又一種理解。
再次,如果隨后大盤的“吃飯行情”能如期展開,繼續向上拓展,很多人會幻想牛市到來,但我仍然堅持年初以來的在2800點-3200點箱體震蕩的觀點。較理想的走勢是:以3000點為L型中的“一橫”,上下200點波動。
又次,從國家隊的利益角度看,既然在2800點一線或2800點以下,國家隊堅決做多,屢屢轉危為安的話,那么,在3200點箱頂附近,甚至上方,國家隊是否會壓指數,抑制過快上漲,強制大盤波段調整呢?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
因此,加強股市L型的觀點,將有助于投資者認清今年股市的政策取向,把握波段節奏,增加在股市震蕩中的獲利機會。
4、市場的主要機會在以個股跑贏大盤。
上半年很多人一直在等大盤跌破2638點、殺出一個大底的機會,以便順順心心地去抄一個大底。
遺憾的是,這種機會一直沒有到來。殊不知,由于上述三個新情況,這種大底根本無法讓你等到,而個股的機會卻層出不窮。因此,今年下半年仍然要輕指數重個股,在大盤平穩的前提下,要敢于對個股主動出擊,千方百計通過個股來跑贏大盤。
對下半年的個股行情,尤其是七八月份行情,我主要看好兩個板塊:
第一是以中國領先于世界的量子通信為代表的高科技板塊,以及物聯網、軍工高科技、新能源、工業4.0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能實實在在提升業績的中低價高科技股。
第二是國資改革板塊。我相信,繼國資委推出武鋼和寶鋼的重大資產重組之后,下半年新動作將會接連不斷。雖然我不看好央企超級大盤股重組的個股,但我看好其國資改革和供給側改革對經濟穩增長和股市穩指數的積極作用。
相比之下,我更看好地方國資改革,尤其是上海國資改革中的借殼上市概念股。預計,上海物貿的借殼上市標的和方案接近明朗化。其變身優質新興產業的小盤新股,質地比現在狂炒的次新股強得多,股價也低得多。
一旦其標的題材明朗化,將會對其它的上海國資改革股行情,有很大的振奮和推動作用。同時這個板塊的啟動對上證指數也會有所貢獻。近期,已有社會游資開始關注長期滯漲、價格較低、實際流通較小的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預計,7月份會有一波行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