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告訴你如何走出存量博弈?
現在有一個叫“存量博弈”的詞很流行,意思是股市因為沒有新的增量資金,因此是靠留在市場中的資金,通過在各不同板塊之間的流動,形成相互間的博弈,從而維系行情的運行,特別是支撐某種結構性行情。
事實也的確如此,遠的不說,自11月份以來,股市成交量明顯減少,除了在新股發行前夕以第三方存管形式表達的客戶保證金余額會呈現一定的增長,其它大多數情況下資金都是在流出,滬港通中港資購買A股的額度90%以上被閑置。顯然,這表明此階段沒有新的增量市場流入,只是盤中的那些存量資金還不甘寂寞,仍然在制造一些局部的熱點,但畢竟是勢單力薄,掀不起什么大的行情。
這里的關鍵是,首先要采取措施,積極引進長線資金。這個問題在幾年前就已經提出來了,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今年股災以后,證金公司擔當了救市的重任,而它所買入的股票能否長期持有呢?如果證金公司能夠以一種合適的方式,充當一個長期投資機構,那么不但會免除市場對其是否會短期套現的擔憂,也是有利于資金面穩定的。
另外,現在市場上資金面相對寬松,利率也低,甚至也不能說股市沒有適合長線資金持有的品種,但是在采取了限制指數期貨交易等措施以后,長線資金入市會感到缺乏對沖工具,沒有辦法來抑制風險。怎樣讓長線資金能夠放心地進行投資,恐怕也是的確需要考慮的問題。
其次,對股市來說,更加立竿見影的,是能夠讓場外的閑置資金能夠重返股市。這方面的一個有利條件是,到明年新股發行不再需要全額預繳保證金,這會讓現在的很多打新資金釋放出來。此外,現在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利率很低,這部分資金也有轉換出來的可能。
股市的運行必然有起有伏,資金自然也不可能只是單向流入,而是有進有出。所以,在一段時期中股市以存量博弈為基本表現形式,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很長時期都是這樣,就比較麻煩了。因為一方面市場總是要擴容的,在股市供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沒有相應的新資金予以對沖,那么只能是讓股價下跌了。
另一方面,存量博弈只能是營造局部行情,在大盤交易重心逐漸下移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是面臨著虧損的壓力,這就會導致盤中資金的流出,也就是使得所謂的存量資金還會不斷下降。由此形成的結果,當然是很不利的。因此,面對現在的存量博弈格局,投資者要思考的是,如何及早走出這樣的困局。
從經驗來看,很多次股市行情都是在市場低迷之際,由于某個板塊或個股的持續升溫,引發了行情,進而也導致場外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形成了從地量地價到價升量增的轉變。當然,這里的一個關鍵是股市要活躍。坦率說,股市活躍的基礎之一就是要有新的,被公認的題材。因此,挖掘題材就顯得很重要。
這里還要提一下的是,存量資金的理性運作,在合作性博弈中即有利于穩定大盤,又能夠讓一些有題材的板塊得到上漲,從而在一定限度內讓市場平穩有序地運行,避免二八與八二的極端行情出現,也是對場外資金入市有好處的。而現在看來,做到這一點是相對比較容易的。歲末年初之際,如果大盤呈現這樣的格局,那么接下來的春季行情就有希望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