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全球主要貨幣持續走強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的策略師今年4月認為,奶粉市場可能很快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全球乳制品價格將受到抑制,從而對乳制品出口大國新西蘭的貨幣帶來壓力。而與此同時,他們認為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強勁,澳洲央行不會降息,因而開始做空新西蘭元兌澳元。
Saxo Capital Markets駐新加坡的亞洲市場策略師Kay Van-Petersen認為,一旦大宗商品價格觸底,農產品價格的回升速度將比石油等商品快得多,亞洲對牛奶和肉類的需求增加將幫助新西蘭經濟反彈,而油價恢復速度相對較慢則會拖累嚴重依賴石油的加拿大經濟。
Petersen稱,從目前宏觀經濟環境來看,加元和新西蘭元的表現都很糟糕,但新西蘭元要比加元表現稍好一些。因此他向客戶推薦“牛奶VS石油”的交易策略。實際情況是,9月到10月,新西蘭元兌加元上漲了6.2%。
這種交易策略的共同特點是,投資者從大宗商品貨幣走勢的差異中找到了獲利空間。據Investopedia的解釋,所謂大宗商品貨幣,是指經濟表現和某種大宗商品價格漲跌相關性極高國家的貨幣。據Investopedia:
比如,加拿大經濟和油價相關性很高,從而導致油價成為驅動加元漲跌的主要因素。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也是類似。
事實證明他們的判斷非常準確。新西蘭元兌澳元4月見頂之后快速下滑,三個月內大跌12%,盡管過去兩個月跌幅縮小,但今年全年仍累計下跌5.6%。
當這些國家所依賴的商品價格上漲時,資本就會流入,導致他們的貨幣升值。
不過也有人認為,過分關注鐵礦石、石油等某一具體商品類別也有風險,因為大環境對貨幣走勢的影響可能更大。
此外,援引荷蘭合作國際銀行(Rabobank International)常駐倫敦的高級貨幣策略師Jane Foley表示,一些商品貨幣對的流動性不足,也難以成為交易標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