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并非股市
新股(IPO)可能要開閘,要市值配售(某專家建議)更讓人不敢持倉過多。但據說,管理層立刻辟謠否定。(但此事早晚會重來。)
由于政府的強力救市(十分難能可貴);技術分析已很難準確預測判斷后市。故很多人在觀望,看何時走穩了再參與。
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好在中國股市歷來與經濟是不同步的。
中國股市有十二大特點,與歐美日港臺股市有極大的差別。
要戰勝股市,要多盈少虧,在股市中馳騁風云,就必須了解摸熟股市的特點。同理,管理層要管好股市,興盛股市,也要了解中國股市的特點,特性,個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既要注重股市與各國股市的共性;但更要注意它們的個性,特殊性。否則,照搬照抄洋經驗怎么能管好,管順股市呢?而個人投資者怎么在股市中盈利呢?
比如象什么融資配資;在國外可行,在中國是風險極大的,在朱镕基時代是嚴禁的。
特點之一:中國股市與宏觀實體經濟不是完全同步的。
回顧歷史,中國股市的牛熊市:1992年,股市從1500點跌到400多點;當時宏觀經濟情況其實很好,小平南巡后,百廢待興,各省都在chr(34)講話chr(34)鼓舞下,大干快上,股市卻在大量新股壓迫下急速下跌慘不忍睹。后來雙雙從400多點一躍而上,也是政府全力救市而起的。與經濟無關。
1999年5月19日,股市從1050點飛快地向1700-2245點漲去,迅速出現了罕見大牛市。當時經濟其實并不好,亞洲經融危機的殺傷力還很大;對中國影響不小(時任總理的朱镕基當時很意外,說,不料沖擊這么大——記者問時說)。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股市卻大牛起來,先沖到1700多點;回落了一下,次年春節后,沖到2245點。(據說是中央政治局開會,決定啟動股市。反過來拯救實體經濟。但迄今未見過官方文件,也不知國家及銀行為此投入了多少資金,據宋國清教授估計,如有,應投入了幾千億。
從2245點,中國股市經過幾年下跌到998點;到2005年,股市開始走牛;這一次是與實體經濟有關的;一是人民幣(匯率)開始升值,從1:8.28向1:6.2開始升值;2005年7月20日開始的。一旦本幣升值,往往大量的外匯流入,外匯占款增多;國內流動性趨松。股市就會上漲。二是股市跌了幾年了。僅998點了,也該漲了,人心思漲。三,最重要的,在尚福林的領導下,開始了難治之癥, “股權分置”改革;基本方案是“10送3”,A股股東同意國家股、法人股流出來(變現);而國家股法人股對流通股A股(10:3送股)補償;且當時尚福林聰明在于,允許個人流通股(A股)得到的10:3送股很快上市,而國家、法人股在1-2年后逐步分批分階段出來流通。這樣,就出現了一個讓A股市場大漲的時間窗口。有1-2年輕松時間。四是當時北上廣深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都在上漲,好賣,它拉動鋼鐵、水泥、石灰、家具等42個產業興旺。結果股市從998點向高不可測的6124點(2007年10月)沖去。
這是唯一一次與實體經濟關系密切的牛市。但后來很快又被嚴厲的貨幣政策所壓了下去。
2014年10月;中國股市從1800點向5100點沖擊的大牛市更是與實體經濟基本無關。實體經濟各行各業都很蕭條,幾千萬家企業、很多公司處于虧損及微利狀態。而且這種下行趨勢幾個月不變。但是,股市一度大漲起來,且成交量多次放出天量。
什么道理?各行各業都不行,投資了就虧;于是不如到股市里來賭一把;當時很多實業人來都是豪賭,1萬億以上成交量多得是。
另外,正式允許投資者融資、配資也是一大原因;人們以2倍甚至4-5倍的杠桿借錢沖進去。股市就瘋狂地向5100點沖擊。
這次牛市與實體經濟完全無關,甚至相反。但與融資配資放大的關系極大。
總之:中國股市不是宏觀經濟之晴雨表,它有時與實體經濟相關,有時又毫不相關。
因此;人們切莫完全看著實體經濟好壞來運作股票。
之所以出現這種怪相是多種原因造成的:(1)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2)國內投資渠道少;(3)A股比B股多數貴得多;(4)股權分置等等,等等。因此,對此要有清醒認識才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