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時代,“寶寶”受沖擊最大
低息環境有助于實業創業,實體經濟較有機會,而像存款或收租一類的“食息者”則非常不利。經濟學家分析認為,央行降息,傳導到投資理財市場,除了整體利好樓市外,對銀行理財、股市、債券、基金、“寶寶”、P2P、黃金商品等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理財產品“寶寶類”由于主要依靠同業拆借的息差進行獲利,隨著降息降準,這類理財產品受到的沖擊最大。
我國即將進入低息時代,這個趨勢毋庸置疑。長期從事金融和房地產研究的遨聯投資執行總裁姚宇表示,內地已進入降息周期,預計會維持兩三年,“資產全部放在內地的股市或樓市較為不利”。
但是對于海外置業,部分房地產人士保持審慎態度。廣東中原項目部總經理黃韜指出,海外置業動用資金多,而且目前匯率市場波動大,海外樓市也較為復雜,貿然賣掉國內資產到海外置業,未必明智。針對目前的低息環境,黃韜認為廣州市樓市投資回報率基本上在2%以上,中心旺區租值較高,回報率在2.5%~4%,買樓已明顯跑贏存款,也基本上超越理財產品的回報率,他建議有購房名額的人不妨通過購房來度過低息時代。
從數據來看,實行低利率的國家樓市漲幅溫和,較少出現大起大落。經濟人士分析認為,由于低利率的恒定,相當于給全社會投資產品設定一個“水位”,投資產品都是以此為參照,如果樓價短時間大幅波動,勢必會沖擊這一參考值。
經濟學家馬光遠指出,對于一般人而言,由于財富規模小,結構也單一,事實上,財富保衛戰和他們的關系并不是很大,對于這些人而言,建議“在危機的狀況下,買入安全的固定收益債券以及安全的理財產品”。
而對于現金和流動性資產在500萬元以上的人士而言,考慮到他們全球配置財富的能力比較弱,其主要財富在房產和股票,馬光遠建議,“不屬于一線城市和熱點城市的房子都可以賣掉,在他們的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地拿一些美元”。
而對于中國的高凈值人士,馬光遠認為,他們“應該堅決賣出新興市場的股票,賣出多余的房子,堅決吃進美元和美元資產”。
遨聯投資姚宇也認同馬光遠的主要觀點,他認為內地人士把資金投到股市或樓市,風險集聚在一起,對財富管理非常不利,確實要考慮“走出國門,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在持有現金貨幣還是物業的選擇上,姚宇并不建議現在去換外幣持有,“人民幣幣值被高估,美元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因此持有資產會好過持有貨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