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匯儲備下降對全球市場有著幾重潛在影響
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學家、SLJ Macro Partners LLP駐倫敦聯合創始人任永力表示,“對于新興市場來說這是一個重大挑戰。新興市場需要加大刺激,而現在卻已經種下了未來波動加劇的種子。”
賣出美元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預計,如果剔除匯率波動的影響,占據全球外匯儲備約三分之二的發展中國家在第四季度凈花費了540億美元儲備,金額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高。
全球外匯儲備下降主要來自于外匯儲備居全球第一的中國以及大宗商品生產國,這些國家的央行為了抵御資本外流以及捍衛本國貨幣而拋售了美元。過去一年,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表現的指數下跌了15%。
央行數據顯示,中國的外匯儲備由去年6月份時的峰值4萬億美元減少至3.8萬億美元。過去一年,俄羅斯外匯儲備下降25%,今年3月份降至3610億美元。全球外匯儲備排名第三、僅次于中國和日本的沙特阿拉伯,去年8月份以來外匯儲備減少100億美元,降至7210億美元。
歐元下跌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認為,鑒于油價保持低位而新興市場經濟增長依然疲弱,減少了央行用來積累外匯儲備的美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外匯儲備下降勢頭可能會持續。
德意志銀行的外匯研究聯合負責人George Saravelos表示,這種情況將不利于歐元,而近年來央行為了實現外匯儲備多元化而買入歐元曾令歐元獲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3月31日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占的比例降至2002年以來最低水平22%,而美元比例則升至5年高點63%。
Saravelos表示,中東地區和中國這兩個地區未來數年可能將面臨持續的外匯儲備減少壓力,這兩個地區的央行需要“賣出歐元”。
在歐洲央行加大貨幣刺激以抵御通貨緊縮的同時,今年歐元兌31種主要貨幣中的29種都有所下跌。歐元兌美元在3月16日創下12年低點1.0458美元
除了凸顯出美元又回歸其全球無可爭議的主導貨幣地位之外,各國央行外匯儲備下降還對全球市場有著幾重潛在影響:它可能使新興市場國家增加貨幣供應、提振陷入衰落勢頭的經濟增長變得更加困難;也可能加劇歐元的跌勢,打擊對美國國債的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