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上的牛市:融資融券放大投資者風險
A股市場的本輪牛市行情被稱為是“杠桿上的牛市”,其標志之一,就是融資融券工具尤其是融資工資的運用。如12月19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進一步上升至10070億元,其中融資余額約10001億元,二者雙雙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至上周五,融資余額再度創出10063億元的歷史新高,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融資余額增長幅度達到了近200%。
融資融券余額與融資余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對于中國證券業的發展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事件。它不僅標志著融資融券業務在A股市場實現了從小到大的發展,而且還成為推動A股市場上升的重要力量。并且,“萬億”大關并不是券商融資業務的極限,市場分析未來券商融資余額可以達到2萬億元甚至更高。
融資融券業務的飛速發展令人欣喜。但在欣喜之余,投資者必須看到融資融券業務在飛速發展的背后所潛在的隱憂:即融資融券業務發展的嚴重畸形。實際上自2010年3月底融資融券業務開閘以來,融資融券業務就處于畸形發展態勢,到目前已是越發嚴重的。如在截止上周五10136億元的融資融券余額中,融券余額僅僅只有73億元,較之于10063億元的融資余額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融資融券這種畸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背離了推出融資融券初衷的。融資融券是作為一種做空機制推出來的,旨在改變投資者的單邊思維,讓投資者做空也能賺錢,從而促進投資者早日成熟。但從融資融券業務發展的情況來看,融資融券業務完全淪為了單邊的融資業務,這實際上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單邊做多的思維。
不僅如此,融資融券這種畸形發展也不利于該項業務的均衡發展,對融資融券業務的健康發展不利。畢竟在這種畸形發展的情況下,融券的功能基本上得不到發揮,所謂做空機制也就徒有虛名了。更重要的是,由于投資者都偏向于融資,融券少有投資者問津,如此一來,券商對融券業務也就越發不重視了,而是全力備戰融資業務。這樣融資融券業務的發展就越來越畸形,導致的最終結果是,很多券商根本就無券可融,融券業務處于荒廢狀態。長此以往,當投資者需要融券的時候,根本就融不到需要的股票。
更重要的是,融資融券的這種畸形發展進一步放大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雖然說在行情上漲的時候,巨大的融資盤有利于推動行情的上升,也讓融資操作的投資者可以放大收益。但股市不可能永遠上漲,世界上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而一旦股市下跌之時,對于融資操作的投資者來說,其損失也是放大的。在這個問題上,最近一個時期相繼發生的獐子島、成飛集成黑天鵝事件,可以說給融資操作的投資者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作為投資者來說,如果沒有進行融資操作的話,不論所持股票有多少個跌停,都不會出現爆倉現象,但正因為進行的融資操作,那么在股票連續跌停的情況下,出現爆倉就不可避免了。
而且正因為融資融券的畸形發展,導致券商無券可融,一旦股市下跌,本來應該是做空賺錢的好時機,但投資者因為融不到股票來做空,也只能錯失賺錢的好機會。尤其是出現“光大烏龍指”這類情況的時候,投資者當天買進的股票不能拋售,又無法融到股票來對沖風險,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就只能眼看著自己買入股票的投資損失增加。
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融資融券畸形發展帶給投資者乃至整個市場的隱患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這種畸形發展的情況下,融資的余額越大,帶給投資者的隱形風險就越大。進一步講,融資的余額越大,就越要求融資融券業務均衡發展。融資融券一味的畸形發展,終將會讓投資者為此付出代價,并最終危及到融資融券業務的正常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