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鞋帽工廠的勞動力缺失導致倒閉
受到勞動人口減少,大陸享受人口紅利的日子已是過往云煙,近年來,不論沿海或內陸,缺工場景俯拾即是;據了解,此與勞動年齡(18-55歲)只占總人口數53%有絕對的關連性。
以大陸加工貿易最昌盛的東莞為例,近年服裝鞋帽工廠大量倒閉;與2007年相比,廣東制鞋企業有三分之二關門,當地臺資企業即使是仍有訂單的廠商,也只能盡量自動化。據東莞前臺商協會會長葉春榮指出,臺資企業缺工除了很多民工返回內陸老家的因素外,主要是因年輕人口大幅減少。
以往珠三角臺商雇用的年輕女工,年齡很少超過25歲,但現今不少工廠都放寬到40歲,昔日不少生產線女工的平均年紀不到20歲,現在看來簡直天方夜譚。
不僅制造業找不到人來上班,連比較受年輕人歡迎的服務業也是人力短缺;以上海來說,許多餐廳找不到服務生,甚至連光鮮亮麗的五星級飯店徵人都變得非常困難。一家日資飯店甚至只能以降低新員工招聘標準來因應,包括年齡、學歷與長相都已向下調整。
不過即使基層勞動力相當短缺,但因大學生年年超收;大陸也掀起高學歷求職困難的風潮,以2014年來說,大學畢業生待業情況就相當嚴重,人力專家認為,高學歷就業者高不成低不就,才會造成勞動力市場嚴重失衡。
相關鏈接:
“我在楓亭一家倉庫買了一雙匡威帆布鞋,還沒穿幾天就脫膠,鞋子應該是假冒的。”近日,仙游一市民向當地警方報料。根據該市民提供的線索,12月19日,仙游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在楓亭鎮海安村一民房內,查獲6400多雙假冒匡威品牌的帆布鞋,并當場抓獲售假犯罪嫌疑人黃某。
黃某已年近50歲,在楓亭鎮一家制鞋廠擔任采購員。前段時間,他在朋友的推介下,發現一個新的創收點——賣假鞋。于是,借著多年當采購員的工作之便,黃某在莆田黃石鞋材批發市場以每雙7~10元的價格購進了一批“匡威”帆布鞋。之后,他在楓亭鎮海安村租了一處民房用于存放。通過自己的“朋友圈”,黃某以批發和散賣相結合銷售,很快就打開了市場。其后,楓亭鎮海安村街邊出現了多家“匡威”帆布鞋專賣點,并在當地很多年輕消費群體中傳開。
12月18日,仙游警方接到一消費者舉報電話稱,自己在海安村一家店鋪買的“匡威”鞋子有問題,在商場專賣店比對之后發現是假貨。19日,辦案民警在楓亭鎮開發區一間民房內查獲了6400多雙假冒“匡威”品牌的帆布鞋,貨主黃某當場被抓。
黃某交代,2014年9月至11月間,他先后七八次采購了8500多雙假冒“匡威”鞋,已售出2000雙,涉案價值250多萬元。目前,黃某因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被刑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