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第三場貨幣戰爭正在打響嗎?
有媒體稱,“全球貨幣戰爭”這個概念,是2010年9月巴西前財政部長蒙迪嘉(G.Mantega)提出。因為,當前美聯儲推出了第二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導致美元貶值,許多貿易主導向國家變回維持出口競爭力,相互競爭把自己國家的貨幣貶值,從而引起了21世紀一場又一場的貨幣戰爭。當前21世紀的第三場貨幣戰爭正在打響。
不過,在國內,“貨幣戰爭”這個詞早就紅極一世,以《貨幣戰爭》為書名推出了一輯又一輯。對于該類書藉,我當時就指出,這類書的主題是把人類的金融史及貿易交往史看作是一部貨幣戰爭史。整個人類就是這種撕殺、血腥掠奪中發展的。但實際上,如果把市場的競爭僅僅是看作為戰爭,那么市場就不可能成了人類經濟發展選擇的最好制度,早就會把這種經濟制度淘汰了。而且這類書提出的一些匪夷所思的觀點,早就為市場所淘汰。比如,解決金融危機問題,就得讓貨幣制度回到金本位、美聯儲是私人銀行等。所以,盡管“貨幣戰爭”這樣的概念會吸引更多的人,但本人不太相信,分析其概念危害性也是一種職責。
現在又有人認為,21世紀以來,世界又發生了三場貨幣戰爭。比如,21世紀的第一場貨幣戰爭,是以美元為風暴中心。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間,美元名義有效匯率一起貶值了7.79%;中國因匯率釘住美元,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也貶值4.44%;歐元與大宗商品輸出國,則因為沒有參與貨幣競爭貶值行列,因此出現截然不同的局面。其中,在這種期間歐元的名義有效匯率升值5.38%,使得當時歐元區經濟無法借助出口而受惠;巴西里拉與澳大利亞幣名義有效匯率分別升值升值2.26%及9.97%,不但出口競爭力受挫,使得這兩國的經濟不景氣,以及熱錢流入把房地產泡沫吹大。
第二次貨幣戰爭,是指2012年安倍晉三上任日本首相,推動安倍經濟學,美聯儲再推出量化寬松政策。這次貨幣戰爭的主角是日元。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日元有效名義匯率貶值25%;美國因推動QE3而抵銷了競爭上的劣勢,美元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僅小升0.2%。但歐元與韓元則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則分別升值11%、10.9%;人民幣的名義有效匯率則升值了7.4%
21世紀的第三次貨幣戰爭是從2014年下半年起,而發起這場貨幣戰爭的是歐元。6月份歐洲央行(ECB)實施負利率并推出長期融資操作(TLTRO),以及9月宣布推動ABS及擔保債券購買計劃,之后,歐元對美元匯率自5月6日的1.39貶值到11月24日的1.24,貶值幅度達10.8%。
還有,10月31日日本銀行意外宣布進一步擴大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后,日元也加入競爭性貶值的行列。日元對美元匯率從10月30日的109.42貶值至11月24日的118.41。日元狂貶值,讓韓國、臺灣的出口競爭力受到嚴重威脅,導致了同期韓元、新臺幣相應走貶5.4%及1.8%。
對比之下,雖然美元指數從7月起累計升值10.5%,成為全球最為強勢貨幣,不過同期間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僅1%,而且7月至今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升值將近10%,成為這波全球貨幣戰爭中最大的受害者。為了緩解匯率升值對出口競爭力的侵蝕,并減少國內房地產崩潰的風險,中國央行于11月21日出乎市場意料之外宣布降息,11月2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轉向貶值0.3%。
從上述所指的貨幣戰爭來看,主要是指由于貨幣政策及經濟條件變化而導致的貨幣的升值或貶值。它把導致貨幣的貶值看作是有利,而貨幣的升值是不利。其實,這種觀點僅是以貨幣變化是否有利于貿易出口為基點,其他方面沒有關涉。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比如,日元的貶值實際上對日本國內的經濟影響并非那樣大,其出口占國內經濟總值不到20%,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有意義,但不是那樣大。
還有,貨幣匯率的升值或貶值,不僅是一把兩面刃,也是一種重大的利益關系調整。如果一種貨幣持續升值或貶值,不僅涉及到不同的國家之間的利益重新分配,也涉及到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及企業的激勵取向,同時,也涉及到該貨幣有沒有持續升值的能力問題等。
我一向主張,與黃金本位的一價機制不同,目前以信用貨幣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它要用一種標準或一種經濟學的計量模型來確定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的價格關系是完全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貨幣的升值或貶值完全取決于國家利益考量,而不是僅市場所看到的一種表象。
所以,上述分析認為,在21世紀第三場貨幣戰爭打響之后,由于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過大,所以中國也不得不參與這場貨幣戰爭,通過降息引發人民幣貶值,以此來提升中國經濟出口競爭力。本文認為這種分析不一定對。因為,通過經濟轉型,中國經濟開始擺脫對出口完全依賴,開始轉向國內消費與投資。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內需遠強于出口,人民幣貶值肯定對中國進口不利。特別是當人民幣大幅貶值導致大量資金流出中國時,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問題更是會大。但人民幣也不可單邊升值,這也會導致熱錢涌入中國,導致房地產泡沫進一步吹大。
其實,國際市場匯率變化并非一場貨幣戰爭,投資者要注意更應該是貨幣匯率變化資金的流向。這種資金流向可能引起國際金融市場利益格局重大調整,引起各國資產價格劇烈波動。這才是投資者最應關注的問題,而不是一場假想的貨幣戰爭。只要是市場,匯率永遠在波動,匯率變化與波動并非是一場戰爭,而是一種常態。只有把握了這種常態,投資者才能在匯率的波動中取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