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多項經濟數據回暖 專家稱暫別年內最壞時刻
8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出現下滑,引發市場擔憂,但9月份中國經濟迎來回暖跡象,雖然9月份CPI漲幅創下4年多新低,但出口、新增貸款增速超出預期,用電量、實際使用外資增速實現由負轉正。
具體來看,9月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5.3%,增速比8月加快5.9個百分點,也高于此前12%的市場預期值,創下19個月來最高。雖然有聲音質疑出口增速有虛高成分,但商務部認為增速正常,表示這既得益于外貿穩增長政策措施的見效和國際市場需求的回暖,也與去年同期的基數相對比較低有關。
9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也遠超市場預期。數據顯示,9月份新增貸款為8572億元,比8月份的7025億元以及2013年9月份的7870億元均出現大幅增長。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銀行信貸超出預期,主要與銀行季度性行為有關,在9月末加大力度完成當季度指標。另一方面,由于非信貸融資渠道在各種規范監管下收縮,這部分需求也轉到了銀行信貸方面。
此外,實際使用外資、用電量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其中,9月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同比增長1.9%,增速在連續兩個月雙位數負增長后轉正。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7%,增速在8月份用電量同比下降1.5%后實現轉正。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認為,中國經濟暫時告別年內最壞的時刻。未來實體經濟投融資需求將有所改善,基建投資可能繼續上升助力穩增長,房貸新政支持下的房地產銷售也有望好轉,預計四季度經濟狀況將略好于三季度。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中新網記者表示,9月份中國經濟數據可謂喜憂參半,外貿、信貸和實際利用外資等數據稍好,CPI、PPI數據顯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經濟活力仍有待進一步激發。
白明指出,下一步應適度引導國內消費,重點投資基礎設施項目,支持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時,避免出臺大規模刺激計劃,確保經濟繼續穩定增長。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雖然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但依然還處在合理區間,下一步宏觀政策仍應堅持總量穩定、定向調控的總體思路,結構性支持力度可以進一步加大。
連平進一步指出,要通過加快財政支出、落實產業規劃、結構性減稅等多措并舉,繼續加大對公共基礎設施、戰略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以及“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貨幣政策應調整保持穩中偏松,繼續采取定向降準、公開市場操作和定向再貸款等舉措調節貨幣信貸運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