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牛形”初顯 將呈現結構性行情
自7月份以來,在改革預期和經濟數據轉暖的雙重作用下,中國股市人氣回升,股指表現喜人。截至10月15日收盤,上證綜指在三個半月時間里上漲了近16%,其他主要股指也都有10%以上的漲幅。
指數上漲的背后是投資者信心的提振。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10月6日公布的調查顯示,9月A股月度投資者信心指數為70.5,連續4個月上升,9月信心指數、股票估值子指數均達到2008年4月指數創立以來的最高值。
與此同時,股市投資者由前期的“銷戶潮”變為“開戶熱”,不僅僅是境內投資者,境外機構也對A股表現出較高的熱情。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統計顯示,9月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已經是連續第33個月新開A股賬戶。至此,QFII的A股賬戶總數達到764個,其中164個為今年以來新開。
回顧今年以來的行情,毫無疑問,對改革的信心和期待是支撐股市上行的首要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制定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放寬金融市場準入、民營銀行開閘、央企改革試點啟動、公車改革……這些改革舉措讓人們看到一個更有活力、奮發向上的中國。
改革,不僅帶來了經濟向好的信心,也給股市注入了活力。大數據、文化傳媒、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新能源、高鐵建設、3D打印、上海自貿區、國企改革、滬港通等概念股票走勢活躍,相繼成為市場熱點,這些都與經濟發展方向和改革政策密切相關。
經過前期的持續上漲之后,近期股市陷入震蕩走勢,經濟數據正在成為影響未來市場走勢的一個關鍵因素。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PPI、CPI數據,其中9月PPI同比負增長1.8%,連續第31個月負增長,跌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9月CPI同比上漲1.6%,創出自2010年2月份以來的新低。盡管此前市場對經濟數據低迷已有所預期,但是數據發布之后,因與預期有所落差引發市場波動。
各方對于市場未來走向的分歧加大。有機構認為,當前,改革預期的利好有所減少,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預期依然處于下行通道中,隨著三季報的公布,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這些因素決定了股市上行壓力較大。
近期海外市場表現也對A股構成沖擊。受美國經濟數據低于預期和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擔憂加劇影響,近幾個交易日歐美股市震蕩下行,15日更是全線下跌。
反觀國內股市,市場人氣依然很旺。投?;鹱钚鹿嫉臄祿@示,10月8日至10日,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增加額為2502億元,減少額為1691億元,凈轉入811億元。如此大額轉入意味著投資者對股票市場保持較高熱度。
當前,盡管各方對于未來股市能否“走?!比源鏍幾h,但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現實是:改革和經濟轉型始終是今年資本市場的兩條投資主線。以優化資源配置為主要功能的股市,不僅反映著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進程,更將對其產生顯著的“助推”作用。可以預期,伴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陸續出臺以及經濟轉型的推進,股票市場將繼續呈現結構性行情,投資熱點將頻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