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敏教授作客中原大講堂闡述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
9月21日上午,由河南省社科聯、河南博物院主辦,河南嵩陽文化、和昌大講堂、大河網承辦的2014年“中原大講堂·河南博物院講堂”第五講在河南博物院正式開講。著名經濟學家張春敏教授作為此次講座的主講人,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精彩講座。
中國宏觀經濟理論
講座開始,張春敏老師首先以史論結合的方式重新解釋了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的關系,詳細解讀了西方工業革命兩百年來的經濟史,又結合凱恩斯和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并立足于中國現狀,對主流經濟學的概念進行了逐個解析和批判。他認為:凱恩斯主義雖然曾經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20世紀70年代以后受到很大爭議,但其政策模式在改革開放后的中國逐步被應用。經濟騰飛,也引發了大量的社會矛盾——分配不均、環境污染、政績工程等,因此,中國經濟必須要改革體制才能有所發展。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
中國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即消費、投資和凈出口。目前中國“三駕馬車”的現狀是:
消費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在消費跟不上的時候,只能依賴投資,使得投資率不斷上升,貧富差距迅速擴大,公職群體和工商業者的財富迅速積累。
張春敏說:“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第一,國富民窮。國內消費之所以難以增長,不是因為中國人不肯消費,而是收入太低;第二,收入差距越來越大,首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不合理導致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第三,文化層面對中國經濟也有相應的影響,小農經濟的儲蓄傾向、中國人消費函數的特殊性—家庭而非個人是消費的自變量、中國人的價值觀的混亂對消費造成畸形影響,再加上社會的總體分配結構失衡使得消費結構失衡,進一步引發產業結構失衡,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圈?!?/p>
投資比例過大。出現這一現狀的原因是中國的政府體制所致,即政府投資增長速度過快,導致中國的產能缺口也在不斷擴大,長久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變得不現實,從而加劇了經濟結構的失衡。
出口方面,外貿依存度過高上升,沒有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核心產品和技術。 張春敏老師說:“中國在制度安排上總有這樣一個觀念,出口多少,就得到多少外匯,儲備起來,對沖,發行人民幣,結果通脹就成了必然結果。主要問題就在于我們不掌握外匯的定價權,所以就出現今天的如此被動局面?!?/p>
中國宏觀經濟形勢
當前,凱恩斯主義依然是中國宏觀政策主導,必須要改革體制才能有所發展。張春敏提出自己的觀點:“宏觀經濟的發展必須要以體制改革為基礎。第一,改革的方向與標準——以誰為本以及如何推進;第二,加大國企改革。國有企業依然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主導,是中國勞動者利益的載體,是中國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基礎,是勞動者未來發展的橋梁;第三,打造核心產業,在與國際壟斷資本競爭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非跟班者、追從者;第四,推行新型城鎮化,以什么人為主體,主題要做什么,系統推進,循序漸進。發展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我們一定要慎重思考,踏實前進?!?/p>
講座最后,現場還進行了由和昌悅瀾贊助提供的抽獎活動,觀眾在獲取豐厚獎品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文化修養,精神境界也更上一層樓。
【主講嘉賓】
張春敏,著名經濟學家、管理學家、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主體經濟學創始人、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一屆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獎獲得者、和諧社會理念最早提出者之一。
重點研究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宏觀經濟相關理論,講授《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當代中國經濟理論》、《政治經濟學》、《經濟學方法論》等十余門課程,主持和參與中國博士后基金、國家科技部軟科學基金、農業部重點科研項目等8項,曾在國內外發表30余篇論文,發表著作6本。
【近期講座】
09月27日(周六下午)郭學德《“三個自信”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10月11日(周六下午)王向明《中華傳統美德和現代人的心性修養》
10月18日(周六下午)程遂營《品讀包拯》
10月25日(周六下午)王 杰《中國孝道文化》
11月1日(周六下午)李庚香《文化河南:中原文化精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