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又一新威脅 “洋垃圾”產業鏈令人堪憂
從越南經非設關地偷運入境、經廣東佛山南海轉運到汕尾碣石分銷,一條舊服裝走私從入境、運輸到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條”,日前被廣東海關緝私部門所偵破而浮出水面。其中所涉及的犯罪嫌疑人有24名,而查繳的舊服裝竟達749噸!
昨日上午,海關廣東分署召開海關總署打擊走私專項斗爭和聯合行動媒體吹風會。會上通報了這起“401”團伙走私舊服裝大案的詳細案情。據悉,該案是今年8月27日至28日,在海關總署緝私局統一指揮下,由廣東分署緝私局協調廣州、南寧、汕頭海關緝私局并會同地方執法部門所成功偵破的。
據介紹,今年2月,為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建設美麗中國,海關總署在全國海關開展了加強進口固體廢物監管和打擊“洋垃圾”走私的“綠籬”專項行動。其中,國家嚴禁進口的“舊衣服”就是典型的“洋垃圾”。
儼然形成專業處理鏈條
“在打擊"洋垃圾"走私的高壓態勢下,不法分子采取的手法越來越隱蔽,呈現新的特點。比如通過分段實施,跨境跨關區"迂回"走私,鏈條分工明確,專業操作,反偵查能力強。像這個案件,我們是從中間環節才查到兩頭的。”廣東分署副主任兼緝私局局長陳建文說。
今年4月1日、3日,廣州海關下屬南海海關在佛山大瀝某貨場連續查獲2批無合法來源的舊服裝,共計230噸。以此為契機,海關人員深入調查,順藤摸瓜,一條經“越南廣西廣東”偷運走私舊服裝的線路圖,呈現在海關緝私警察眼前。
隨后,海關緝私警察克服跨境、跨地區調查取證的重重困難,歷經5個月,案件經營取得重大突破。一個以廣東汕尾人黃某為首,從越南經非設關地偷運入境、經廣東佛山南海轉運到汕尾碣石分銷的“一條龍”走私舊服裝犯罪團伙浮出了水面。
經查,黃某等人先通過廣州市某進出口貿易公司向韓國訂購舊衣服,然后通過越南某外貿公司運輸到越南芒街,并由廖某等人組成的偷運團伙伺機將舊衣服從中越邊境非設關地闖關走私偷運進入廣西境內,再由楊某等人組織大貨車經陸路運輸到廣東南海等地,最后經陸路運輸到廣東碣石。
這些舊服裝被運到汕尾碣石鎮后,經過家庭式小作坊分揀、洗燙、包裝后,一些相對整潔的舊衣服經不法商販之手直接流入國內市場,一些殘破的衣服則被分揀出棉布賣給一些不法廠家,鈕扣和拉鏈等輔料則賣給廢品回收企業。
雷霆出擊三地聯手行動
鑒于案情重大,該案被海關總署緝私局列為重點督辦的目標案件之一。8月27日,一場跨越兩省三關,同時針對“舊服裝”走私入境、運輸、加工整個走私鏈條展開的聯合打擊行動拉開序幕。
8月28日凌晨2時,廣州、南寧、汕頭海關緝私局會同地方執法部門共330余人,在廣州、南寧、汕尾三地對犯罪嫌疑人和目標場所同步開展聯合抓捕和搜查。至當日7時行動結束,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4名,端掉了這個潛伏在兩廣地區的走私舊服裝犯罪團伙。其中,廣東地區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并在佛山地區兩個轉運倉庫內現場查繳涉嫌走私進境舊服裝519噸。截至目前,海關緝私部門正在全力組織開展突審和偵查取證工作,力爭進一步擴大戰果,盡快突破全案。
位處廣東汕尾陸豐市的碣石鎮,是全國聞名的“洋垃圾”服裝批發中心。為何非法加工經營走私舊服裝在此地會形成“鏈條”?廣東省打私辦副主任孟軍介紹,這與當地以漁業、小手工業為主,缺乏主要經濟支柱,工作崗位不足,以及民眾法制觀念淡薄等有很大關系。對此省打私辦多次組織專項打擊行動,對舊服裝非法經營場所、儲藏點開展地毯式清理清查,累計清理“家庭作坊”門店272間、收繳舊服裝2667.8噸,全部進行銷毀。
孟軍說,此次“401”專案的成功查獲和地方政府的多次突擊清查行動,使得碣石地區非法加工經營舊服裝活動得到明顯遏制,但他同時指出,要防止走私舊服裝問題“死灰復燃”,還需加強民眾的法制觀念教育,幫助當地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加速經濟轉型。
固廢不等于“洋垃圾”
如何辨識“洋垃圾”?
小知識
固廢不等于“洋垃圾”
海關人士介紹,“固體廢物”與“洋垃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國對進口“固體廢物”實施分類管理,在管理目錄上分為禁止、限制和自動許可。只有國家明令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如廢礦渣、廢催化劑、廢輪胎、廢電池、電子垃圾等工業廢物以及舊服裝、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和危險廢物等,才是通常所說的“洋垃圾”,也才是“綠籬”專項行動的重點打擊對象,將堅決御于國門之外。
據了解,走私舊服裝來源復雜,大部分是國外丟棄的舊衣服,主要從國外的垃圾場、廢品處理廠等地搜集而來。這些走私進境的舊服裝經過簡單的洗滌熨燙加工后在國內非法銷售,許多仍殘存明顯污漬,并且存在大量細菌,可能成為諸多疾病的傳染源。長期接觸這些衣服,可使人感染各種皮膚疾病或其他疾病,有些病菌還可能引發大面積疫情,嚴重威脅我國公共衛生安全,早已被政府主管部門明令禁止進口及銷售。但不法分子為了牟取非法利益,不顧國人身體健康和國家公共衛生安全,想方設法逃避海關和相關部門的監管,以低廉的價格從國外收購當垃圾處理的舊服裝,通過偷運等方式走私入境,經分揀、翻新后以幾元、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的價格單件出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