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令拉美面臨數年調整鎮痛期
巴西,工人們在翻動晾曬中的咖啡豆。以研發為例,這是拉美國家面臨的一大挑戰。顯然,拉美國家要擺脫對大宗商品出口的依賴,就需要增強創新能力。不過,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行長Luis Alberto Moreno表示,包括政府、大學和私人部門在內,拉美地區一年的全部研發支出僅相當于韓國的85%。Moreno在大連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的間隙表示,拉美國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生產率。
同樣,這也是中國面臨的挑戰。中國目前正處于改革期,希望避免重蹈巴西和墨西哥等國家的覆轍,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速都曾在全球遙遙領先,但后來增速放緩,未能躋身富裕國家之列。
當然,科研發展需要堅固的企業環境(比如韓國),通常也需要政府的資助。Moreno稱,拉美地區40%的企業和50%的勞動力不屬于正規經濟,因此,即便企業環境堅固、政府資助到位,也無濟于事。
基礎設施是另一個瓶頸。交通運輸網絡投資不足,這是拉美國家在過去金融危機時期遺留下來的問題,成為各國之間貨物運輸和人員流動的障礙。Moreno稱,亞洲區域內部的貿易量占貿易總量的50%,在歐洲,這一比例高達70%,而在拉丁美洲,只有18%。
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拉美國家能夠復制中國在大規模建設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以及建設海港和機場方面的輝煌成功,那么這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增長紅利。
Moreno預計,今年拉美國家的經濟增長率為3%,低于2008年之后幾年4.5%-5%的增速;中國在2008年推出了規模龐大的擴大內需計劃,激發了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建設熱潮,為此大量進口了智利的銅、巴西的鐵礦石和阿根廷的大豆。
不過Moreno表示,拉丁美洲面臨的并非都是壞消息。首先,由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不均衡,巴西等南美洲國家受到的影響最大,而墨西哥等中美洲國家受影響較小。
其次,拉美國家的債務水平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較低,財政狀況健康,使得各國政府有開展投資的余地。
另外,各國政府也有充足動力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為新崛起的中產階層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
Moreno稱,目前拉美國家從中國貿易中輕易獲得的利益減少,因而將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自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