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消費出現兩極化 中端消費品牌面臨萎縮威脅
中國消費市場正逐漸兩極分化,在服裝、鞋帽、箱包等諸多消費領域,都出現了這樣的苗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進行著趨優或者趨低消費,中端消費品牌面臨萎縮威脅。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勢頭,穩增長已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而在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主要受國際環境制約,短期內無法改善,過于依賴投資則有可能產生一定副作用,唯有啟動消費才能帶動經濟增長進入良性循環。
在啟動消費引擎成為共識的前提下,我們似乎還有幾個問題需要回答:中國消費現狀究竟如何?高中低收入階層分別在消費什么?他們到底有哪些消費需求沒有滿足?到底政策還應該拉動哪部分消費?
為此,本報組織了系列消費調查,通過觀察消費現狀,訪談各地高、中、低收入人群和專家學者,試圖尋找消費增長的動力。調查訪談雖然不具有統計數據的全面性,但以點帶面,卻更具真實性和貼近性,也能對如何拉動消費增長有一定啟示作用。
中國消費市場正逐漸兩極分化,在服裝鞋帽、箱包等諸多消費領域,都出現了這樣的苗頭。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進行著趨優或者趨低消費,中端消費品牌面臨萎縮威脅。
“去年夏天花30多萬給自己買了一輛奧迪A4作為生日禮物,還去歐洲玩了半個多月,買了香奈兒的包包給女朋友、美度的機械表。”二十幾歲的天津小伙李灃說。對他來講,消費要講究品牌。
“剛工作時添置的西裝、襯衫、皮鞋是有牌子的,平常還是穿在校時穿的牛仔褲、T恤衫。”剛在上海工作3年的楊洋說。對他來說,消費要看性價比,一部分要講究好品牌,一部分卻要精打細算。
“最大的開銷就是家里做飯了,每周能吃兩次肉就算很可以了。” 30多歲的四川省巴中市市民李東說,“每月家里吃飯要壓縮到400元以內。”對李東夫婦來講,消費主要講究節省,是一場精打細算的戰斗。
這三組消費鏡頭聚焦的不是個人,而是他們所代表的消費群體——高、中、低收入人群。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1.2%,增速繼續回落。數字并不好看,但在總體數字背后,消費逐漸出現分化的趨勢更讓人擔憂。
波士頓咨詢公司曾對中國市場做出這樣的判斷:消費市場正逐漸兩極分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進行著趨優或者趨低消費,奢侈品消費增長迅速,中端消費品牌面臨萎縮。
這一判斷,不難在現實中發現端倪:2011年,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實施后,數千游客搶購奢侈品猶如買白菜,免稅店貨架一度被買空。國家時尚創意中心曾發布數據,稱近幾年中國奢侈品銷售額正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
高檔品牌和低端商品最受青睞,中檔品牌面臨萎縮威脅
“包包用lv的。”王羽手里拿著上個月剛買的新包,價格在1.2萬元左右。
“雖然吃午飯我會選25元套餐,而不是30元套餐,但包包還是買了麥包包。組里5個人,有3個都用這個。”楊洋的麥包包花了2000元左右。
“家里只有一個包包,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李麗手上的包包價格1200元左右。
消費逐步兩極分化不是僅僅出現在手機行業,在諸多行業普遍存在。在服裝消費領域,2011年高檔女裝,如寶姿,銷售增速超過20%,而中檔服裝中,雅戈爾出現裁員,李寧銷量持續下降,班尼路、森馬都面臨高庫存壓力。低檔服裝銷量也在走高,如歐沙、凡客等。
同樣的情況也體現在家庭大項消費的選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今年1—6月國產汽車產銷分別同比增長4.08%和2.93%,屬于低速增長。一些汽車經銷商反映,汽車廠家壓庫現象嚴重,國內車市消費低迷,價格戰此起彼伏。與之構成鮮明對比的是,高檔汽車銷量強勁,今年一季度高檔汽車中寶馬增長37%,奔馳增長20%,奧迪增長41%。
消費逐漸兩極分化,主要源于收入分化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哈繼銘認為:“消費逐漸兩極分化,主要是收入差距造成的,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高收入人群的消費到了增加需求的階段,特別是對高端品牌消費的需求在增加。中等收入人群受房價和通脹等多方擠壓,消費能力逐步減弱,則可能把自己的消費分裂為趨優和趨低的兩極。還有很大一部分低收入人群,他們對價格敏感,主要消費低端消費品。如果通貨膨脹,食品價格上漲,他們的生活負擔就會加重,會進一步趨低消費。”
收入中等的楊洋的經歷也印證了這個觀點。楊洋在上海的一家外企工作,一年加上年終獎能拿到15萬元。“工作中場面上的東西要有點品牌,在同事中間不能太拿不出手,但日常用品能省就得省,還要攢錢湊房子的首付。”中等收入者一方面有一定消費能力,一方面又因房價過高,在消費中不得不有所取舍。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我國工資水平的地區差距、行業差距、崗位差距仍然存在,有的還比較突出。比如行業收入差距中,金融業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15倍;農、林、牧、漁業只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8%。而且,真實的收入差距,很可能比統計的數據更大。
各年齡段花錢各有顧慮,中國消費正遭遇減速帶
長期以來,拉動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一直是短板。近幾年由于外需不振,刺激內需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央也出臺了多項政策拉動消費。然而,老百姓總是因種種顧慮捂緊了自己的錢袋:老年人怕得病,有的還要被兒女“啃老”;中年人上有父母贍養、下有子女教育;年輕人要攢錢買房子。此外,收入上漲速度趕不上物價上漲、實體經濟不景氣等等,總讓人不敢放心花錢。
哈繼銘認為當前消費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此前的一些刺激消費的政策,透支了之后的消費能力。二是當前經濟增速放緩,財富效應下降造成消費增速趨緩。
談到消費未來的走勢,哈繼銘說:“未來消費的最大特點將是消費升級,這一方面可以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將是中國經濟未來20年、30年的向上動力。另一方面還可以改善經濟發展結構,讓內需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