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經濟學:高鞋跟、口紅、罩杯與經濟的關系
看似嚴肅的經濟學,其實也有趣味性的一面。近日,互動百科綜合廣大網民對全站詞條瀏覽量及版本數的綜合統計,公布了在經濟領域另外一些比較有趣味的相關詞匯。罩杯、高跟鞋、口紅、裙擺、床墊、土豆、IPOD、丁蟹均可看出經濟效益情況。
罩杯經濟學
罩杯經濟學,源于英國德本罕百貨公司發表的《大英帝國胸部史》。《大英帝國胸部史》指出,英國女性的胸部大小與經濟景氣成正比成長。持類似觀點的還有日本的黛安芬公司。
在1920年至1940年經濟大蕭條時期,女性平均罩杯僅有28A,不過在經濟逐漸好轉的20世紀50年代,女性胸部“一暝大一吋(英寸)”,增至30B,在60年代,罩杯除了再大半吋,女性主義也為之風行,女性胸部跟著解放。
日本黛安芬公司曾經公布一組統計數字:1980年,日本女性有近六成穿A罩杯內衣;1988年,同樣的罩杯只有三成女性能擠得進去;2004年的時候,A罩杯的出貨量只剩下10%。日本經濟學家甚至相信,日本女性的罩杯尺碼,基本上隨1991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以來十余年的兩度復蘇而同步地向上提升。
到了現在,職場上的女強人越來越多,女性穿套裝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因此開始有集中托高訴求的胸罩出現,而隨著隆乳手術的盛行,大罩杯的胸罩也開始供不應求。
名詞解釋
罩杯:這個詞是由法國人確定的。因為胸罩是1920年由法國人發明的,它的前名是緊身衣(Corset)。胸罩簡稱為bra,此詞就是源于法文。在法國人發明胸罩的同時,也確定了由此衍生的胸部或乳房大小的單位。而罩杯此詞被國人翻譯得相當形象,因為胸罩除了帶子,就剩下兩個像杯子一樣罩在胸部的罩子,進而由罩杯的大小來測量乳房的大小,這樣既簡便又易懂。
高跟鞋理論
高跟鞋理論,是指女性鞋跟高低的流行趨勢,能反映出當前社會經濟走勢的理論。女性當時穿著的鞋跟越高,經濟就越糟,而偏向越低鞋跟的平底鞋,說明經濟狀況較好。
美國IBM全球商業服務部門對數十年有關女性鞋子的流行趨勢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當經濟不景氣、波動較大的時期,追求時髦的女性通常會選擇鞋跟很高、看上去鮮亮惹眼的鞋子,比如高跟鞋、松糕鞋等。在20世紀的經濟大蕭條和石油危機時期,它們幾乎幾度取代低跟涼鞋、平底公主鞋成為主流。而在經濟平穩、生活較安逸的時候,人們則更愿意選擇舒服的低跟鞋。
究其原因,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生產商和消費者們可能利用這些看上去更加華麗、鮮艷的時尚鞋款來逃避現實、營造出繁華的幻影,填補心中的不安全感。而經濟好轉,或者做好“節衣縮食”的心理準備后,對這些物品的渴求則大大減少。
名詞解釋
高跟鞋:是指鞋跟特別高的鞋,會使穿此鞋的人的腳跟明顯比腳趾來得高。高跟鞋有許多種不同的款式,尤其是在鞋跟的變化上更是非常多,如細跟、粗跟、楔形跟、釘形跟、槌形跟、刀形跟等。高跟鞋除了增加高度,更重要的因素是可以增進誘惑力。高跟鞋使女人步幅減小,因為重心后移,腿部就相應挺直,并造成臀部收縮、胸部前挺,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風韻,裊娜的韻致應運而生。
口紅效應
口紅效應,是指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在美國,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人們認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消費品,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欲望,所以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商品。
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首次提出“口紅效應”經濟理論。口紅作為一種“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安慰”的作用,尤其是當柔軟潤澤的口紅接觸嘴唇的那一刻。
2008年的世界性經濟金融危機,給“口紅”帶來了市場。美國媒體稱,口紅、面膜的銷量開始上升,而做頭發、做按摩等“放松消費”也很有人氣,這與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銷量呈現出鮮明的對比。
全球幾大化妝品巨頭的銷售額證實了這一觀點,其中包括法國歐萊雅公司、德國拜爾斯多爾夫股份公司以及日本資生堂公司等。歐萊雅公司2008年上半年銷售額逆市增長5.3%。“口紅效應”開始顯現,而“口紅效應”這一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理論也在海外媒體上不斷亮相。
滿足如下三個條件的產品也可以充分利用“口紅效應”來拉動銷售:首先是所售商品本身除了實用價值外,要有附加意義;其次,商品本身的絕對價格要低;再次,商家要充分利用情境來引導消費者、引爆消費欲望。
名詞解釋
口紅:又稱唇膏、唇棒,是使唇部紅潤有光澤,達到滋潤、保護嘴唇,增加面部美感及對修正嘴唇輪廓有襯托作用的產品,是婦女必備的美容化妝品之一,可顯出女性之性感、嫵媚。
土豆效應
土豆效應又稱“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蕭條時期,消費者舍棄高端奢侈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并導致對后者的需求上升,進而推高低成本產品的價格和銷售。
無論經濟處于什么狀態,人總得吃飯,有錢吃好的、貴的,缺錢可以吃差些、便宜些的食品。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用于食品消費的錢會壓縮,但食品總消費量不可能減少。土豆在食品中屬于低檔、便宜的食品,當人們收入減少后,就會去購買價格便宜的土豆,進而在整體上導致對土豆需求的旺盛,從而推進土豆價格的上漲。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在其著名的《經濟學原理》(1980)一書中詳細討論了這個問題,并在分析中提及羅伯特·吉芬的看法,從而使得“吉芬商品”這一名詞流傳下來。發生災荒的愛爾蘭,土豆是一種非常強的低檔商品。當土豆價格上升時,消費者變窮了。收入效應使消費者想少買肉并多買土豆。
同時,由于土豆相對于肉變得更為昂貴,替代效應使消費者想購買更多的肉和更少的土豆。但是,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收入效應如此之大,以至于超過了替代效應。結果消費者對土豆的反應是少買肉,多買土豆。這樣就可以解釋“吉芬難題”了,也稱“土豆效應”。
名詞解釋
土豆:學名馬鈴薯,是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兩季栽培。
iPod指數
iPod指數,于2006年由澳洲聯邦銀行推出,其理論基礎是購買力平價,即匯率若未遭到扭曲,同一產品的售價在全球各地應該大致相同。被認為是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的21世紀版本,與巨無霸指數相比,其標榜更準確反映匯率水平,并不受各地稅率、勞工成本等因素影響。
名詞解釋
iPod:iPod是APPLE推出的一種大容量MP3播放器,容量高達10~160GB,可存放2500~10000首MP3歌曲。
床墊指數
床墊指數成為經濟學家觀察經濟景氣的重要指標:經濟繁榮時,人們心情愉悅,房事頻繁,軟床墊自然銷售暢旺;而經濟蕭條時,諸事不順,貧賤夫妻百事哀,牛衣對泣,心思不在床上,床墊銷量自然直線下滑。
美國是世界上更換軟床墊最勤的國家,更換床墊的速度比中國人更換手機的速度還要快。有人歸結于美國人床事頻仍,消耗大。但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重挫了美國經濟,美國人越來越無心“戀戰”,床墊也就此成為了最耐用的消費品。這導致了擁有百年歷史的席夢思的銷售停滯,業績嚴重下滑,不得不尋求破產保護。
名詞解釋
床墊:是為了保證消費者獲得健康而又舒適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種介于人體和床之間的一種物品,材質繁多。
裙擺指數
裙擺指數更通俗的名字叫做“牛市與裸露的大腿”,發明人是美國人埃拉·考伯雷。女性裙擺越長,股市就越低迷;相反,女性的裙子越短,資本市場則越出現昂揚的牛市趨勢。
根據這個指數,如果投資者仔細留意本年度女性裙子的長度,那就基本能準確判斷本年度資本市場的牛熊走向。這個理論把股市描述得有點像個流氓,不過說真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種對應關系還真存在。
1900年,股市顯得相當低迷,那時候美國女士的裙子也非常長,顯得死板而無趣;在1929年大蕭條以前,女性裙擺迅速上移;而1930年的大蕭條卻伴隨著長裙的流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股市似乎比裙擺走得早了些,只有瑪麗蓮·夢露的地鐵出風口以手掩裙的照片能和1945年的股市對應上,而1947年的長裙風格要比1946年的股市暴跌晚,長裙再次流行的1969年比股市暴跌晚了將近兩年。
最神奇的事發生在1987年,本來當年的流行款式是超短裙,但是當10月來到的時候,短裙忽然不流行了,而當年秋天美國股市迎來了第二次巨幅下跌。2004年,美國大型零售集團“陶布曼中心”發布一項調查顯示,63%的美國人認為2004年將流行長度在膝蓋以上的短裙,30%的美國人認為2004年流行的裙子將剛剛超過膝蓋,而只有7%的美國人認為將流行垂至腳踝的長裙。結果該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4.4%,成為進入新世紀(002280)后美國經濟成長率最高的一年。
現在,要在具有個性化特征的中國通過觀察女性裙擺長度來判斷股市更是難上加難,那些前衛的女孩你根本不知道她們穿的是什么,進一步說,對于好多前衛女生,你連她是男是女也分不清。
名詞解釋
裙擺:通俗講就是女性裙子的長度。
丁蟹效應
丁蟹效應 (Ding Hai Effect或Adams Effect,又稱秋官效應),是股票市場的一個奇特現象:當由中國香港電視演員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播出后,股票市場便會突然急劇下跌。從1992年的《大時代》到2012年播出的《心戰》預告片,凡是播出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恒生指數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最厲害一次是1997年,《江湖奇俠傳》一經播出,恒生指數跌破一萬點。事有湊巧,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及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爆破之時,鄭少秋都有電視劇上演,“丁蟹效應”之說因此不脛而走。“丁蟹一出,股市就瀉”,這句香港股民眼中的金科玉律被廣為傳播。
鄭少秋女兒鄭欣宜也被指與爸爸鄭少秋同樣,有劇播映必定令香港股市狂瀉。2008年10月20日,情景喜劇《畢打自己人》首播,就有股民投訴說該劇的播出使香港恒生指數再次呈現每日下滑的趨勢,“鄭欣宜是‘丁蟹效應2.0加強版’,她出演的劇集播了那么久,股市就沉了那么久,真夠糟糕!”
從科學角度分析,所謂的丁蟹效應只是股民心里營造出來的自我實現預言。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播放時,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應會導致自己手頭上的股票蝕本,便對股票進行恐懼性拋售,引致股市暴跌。投機者亦可能以丁蟹效應為借口推跌大市。但現時并無客觀證據,顯示股民會受丁蟹效應影響投資選擇。
名詞解釋
丁蟹:鄭少秋在電視劇《大時代》的角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