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與實體店沖突不斷
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超過7500億元,比2010年增長逾60%。電子商務的這種狂速發展,讓所有人都無法置之不理。如果說,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企業界的一致行動是“到農村去”,那么第二個十年則已經變成了“到網上去”。
然而,試過之后,大多數品牌企業都面臨兩難尷尬:網店與實體店沖突不斷,難以協同,這讓眾多品牌企業苦不堪言,以致坦言“不做等死,做是找死”,很是糾結。甚至,很多企業干脆退出。既然電子商務是未來,退出肯定是在回避問題,企業必須想辦法解決網店與實體店的沖突,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其實,這個問題的解決并不難,關鍵是企業必須有清晰的、統一的營銷策略,而不是把網店與實體店分開來對待。
第一,這種沖突主要在品牌企業中產生。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平臺型電子商務,即淘寶模式。淘寶建立了一個網上商城,大都是非品牌企業運行,實體店本就不多甚或沒有,根本不存在沖突。第二個階段是渠道型電子商務,即京東模式。這些公司類似實體店中的連鎖店,是個分銷公司,向上游采購。對于品牌供應商而言,這些網上分銷公司或者買斷某個型號的產品,或者接受品牌供應商的價格制度,而采用網站贈送其他產品的模式經營。包括京東銷售蘋果公司的產品、紅孩子分銷寶潔的產品,大都是此類模式,也很少存在沖突。第三個階段就是目前發展起來的模式,大多數品牌企業開始進入電子商務,無論是在淘寶或天貓等平臺上開臺,還是自行建立電子商務網站。這些品牌企業的實體店分銷規模都非常大,穩定的價格策略是其維持品牌形象和分銷商利益的根本。網店的低價購買模式對它們的實體分銷模式有非常大的沖擊。
第二,這種沖突主要是品牌企業的營銷策略不統一所致。既然是品牌企業,就必須把營銷策略統一到“維持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上。而穩定的價格策略是首要條件。所以,品牌企業要學習的是蘋果、寶潔這樣的公司,把網店與實體店的價格差異縮小到可以被消費者忽略的程度,即統一價格。很多企業走到了慣性誤區,認為網店都是低價的,所以我必須低價,而實體店不能低價,否則無法解決租金和人員成本以及經銷商利益問題。于是導致了相互矛盾的狀態。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要明白,電子商務的本意不是價格低,而是購買方便。品牌企業要回到核心問題上來,穩定品牌,統一價格。遇到的困難,只是短期內網絡銷售不暢而已,但你只要堅守品牌和價格,持續推廣就會逐步贏得消費者信賴。
第三,品牌企業統一價格可能面臨競爭對手的網絡低價競爭,如何應對?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就如同應對實體店價格競爭一樣對待。如果競爭對手與你品牌同等、產品同質,或者它的網絡低價面臨沖突而無法堅持,或者你的價格太高而不合理。
第四,品牌企業可以采用網店與實體店區別價格的方式,但限于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以網店為分銷店、實體店為體驗店”,給予二者功能上的差別定位,自然沒有沖突,而且能夠有機協同。
第五,網店到底是企業獨自運營,還是讓經銷商運營。其實,這是個利益平衡問題。品牌企業讓經銷商獨立開設網店,通常難以管理,容易亂價。從戰略計,需要獨立運營電子商務,只需要與經銷商協調好利益即可。或者把經銷商變成物流配送商,給予配送及售后服務利潤;或者總部統一物流,而給予經銷商適度補貼。在庫存或過季商品的處理上,也不復雜。企業只需要建立信息系統,然后在辦事處設置代管理的中間庫(即:貨物是經銷商購買的,辦事處代為倉儲管理,便于調換貨),再與經銷商明確退換貨機制,然后把中間庫變為配送點即可。
總而言之,品牌企業切忌因噎廢食,不能因為網店與實體店的沖突,而選擇關閉網店。無論如何,實體店是現在,電子商務是未來,企業必須在二者之間找到平衡的方式。事實上,二者之間并不存在天然的不可調和的沖突,沖突往往來源于品牌企業營銷策略的不統一。做到策略統一,沖突自然消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