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經濟危機陰云漸散 美國股市大跌之后可能恢復高位
市場普遍認為,美國不盡如人意的就業數據,再次發酵的歐債危機打壓了市場。不過,這只是美國股市中的噪音,拉長到十年的時間來看,自2009年恢復上升趨勢后,道瓊斯指數已經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以前的高位。
這波伴隨著經濟危機恐慌的股市上升,顯得十分詭異。一手制造次貸危機的美國,成為后金融危機時代最大的獲利者。美國的經濟數據依然較為疲軟,但在兩大關鍵領域取得主動,兩大領域一正一反,相輔相成。美國正在依靠經濟強權擺脫危機,他們的快樂建立在其他國家的痛苦之上。
首先,美國擴張的貨幣政策收獲全球鑄幣稅,使美國擺脫了經濟緊縮的厄運。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十年期通脹保護債券(TIPS),收益率為負。2010年,美聯儲盈利820億美元,2011年盈利770億美元,讓債務纏身的美國財政獲得喘息之機。美國是否釋放QE3,考慮的是國內企業與國際關系,并非不敢放、不能放。從理智的角度看,美國不會輕易釋放QE3,一旦出現意外,QE3、QE4直至QEN就是美國的連續不斷的武器。
其次,美國已經做到石油基本自給,加上大規模的頁巖氣開發,天然氣價格全球最低,美國國內能源價格下跌,而美國又是全球農業強國,核心通脹率維持在低位。
美國的能源自給率大幅提升。2001年,美國從中東進口的原油達到歷史最高值266.4萬桶/天,在總進口中的比重為28.6%;2011年,美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比例為15%左右。2011年前10個月,美國能源自給率達到歷史性的81%,這是美國自199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頁巖油與頁巖氣是關鍵,還有加拿大等地的油砂,美國的西德克薩斯油價已經與布倫特原油價格脫鉤。美國控制中東,正如美國控制全球運輸要道,只是為了控制全球能源市場,并非為了增加從中東的進口量。
再看食品。2007年,美國食品通脹率為4%;2010年為0.8%。另據美國政府預測,2012年的糧食通脹將在2.5%到3.5%之間,這一預期區間低于2011年的3.7%,這一水平是可以接受的。美國之所以看重核心通脹率,不僅因為原油與糧食價格波動大,更因為在美國可以控制的范圍之內。2010年美國總體通脹率由2010年的1.5%上升到2011年的3.0%,核心通脹率由0.8%上升到2.2%,預計2012年略低于2%。
反觀我們國內,原油與糧食依存度同步上升。2011年,中國石油(601857)表觀消費量為4.7億噸,增速雖低于近十年7.1%的平均增速,但同比增長仍達到4.5%。同年,中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突破了55%,進口量超過2.5億噸。
另據海關數據,今年3月中國糧食進口量達到164萬噸創出新高,同比去年增長486%,環比上月增長53.27%。除玉米進口快速增長外,飼用小麥進口的快速增長也是中國谷物進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自2004年起中國改變了過去自給自足的局面,呈現出進口大幅度增加的態勢。2004年中國凈進口糧食為1784萬噸,2009年增加到4894萬噸。這其中有套利活動的影響,但剛性需求的上升不容忽視。
最終的突破、最后的競爭是在制度與技術的創新能力。美國的強權紅利總有邊際,就像大英帝國的強權紅利,終會宣告終結。制度與技術創新才是他人無法效仿之處,全球樂道蘋果,絕不因為蘋果超過6000億美元的市值,而是動員全球資源的能力,以及背后的創新能力。中國如何追蹤新能源,如何培育本土金融“土狼”,加上制度改進,才是突破包圍圈的根本。立足戰略,才能找準溫州金融改革、中國新三板改革的定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