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存款規模大幅下降 金融機構存貸比逼近70%
一月末,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80.13萬億元,同比增長12.4%;人民幣貸款余額55.53萬億元,同比增長15%。由此計算,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比指標已經達到69.3%的高位。
所謂存貸比,是監管層監測銀行流動性、控制信貸規模的一個監管指標。計算公式為貸款規模除以存款規模,二者之商必須小于75%。
“由于中國利率管制,為了控制商業銀行信貸規模,才提出存貸比不能超過75%的要求。”一位國有大行研究人士解釋了存貸比指標提出的初衷。他還表示,存貸比指標是中國金融監管的土政策,這一指標在西方國家并不存在。
此前,由于企業、居民理財渠道有限,資金往往存在銀行。因此,對于銀行而言,盡管有存貸比的監管要求,但只要有信貸規模指標,并不發愁信貸資金。
這種情況在2011年卻悄然發生改變。由于通脹的高企,負利率問題有所加劇,銀行業在去年普遍面臨了存款外流的情況。
“75%的存貸比規定更是限制了個別銀行貸款能力的增強。”摩根大通中國區全球市場主席李晶表示,2011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同比少增2.39萬億元。兩個主要因素限制了存款增長,貿易順差減少導致的資本流入減少,銀行理財產品的豐富使得存款基礎被分散。
從1月份的情況來看,銀行業這種存款外流的趨勢并沒有改變。
央行統計顯示,金融機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有7381億元,遠遠低于市場預期。究其原因,除了監管層窗口指導等因素外,高企的存貸比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銀行的放貸能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