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IPO融資總額約2300億 同比降四成
今年以來,新股發行總體維持較快節奏,擴容成為市場擔憂的負面因素之一。不過,根據最新數據統計,2011年1-9月,滬深兩市IPO融資總額合計2305.36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40%。
27日,中國水電、中威電子、聯建光電上網發行。至此,前三季度滬深兩市合計發行了227家新股,較去年減少31家。其中包括111家創業板公司,84家中小板公司,以及32家主板公司。
與去年相比,新上市公司中,創業板和主板公司數量增加,而中小板新股大幅減少。數據顯示,去年同期發行創業板僅86家,主板為18家,而中小板有154家。
從融資規模來看,1-9月滬深兩市合計募集資金2305.36億元,較去年同期3849.31億元下降達40%。
其中,創業板融資總額680.96億元,與去年同期684.28億元基本持平;中小板融資總額795.36億元,較去年同期1525.84億元下降48%;主板新股融資總額829.04億元,較去年同期1639.20億元下降49%。
融資規模出現明顯的下降來源于幾方面原因。首先,大盤股發行數量雖然沒有下降,但真正大體量的“百億”大盤股大為減少。至9月底,今年以來募資金額超過百億的公司僅中國水電一家,預計募資144億元。而去年農業銀行(2.48,0.00,0.00%)、光大銀行(3.00,0.01,0.33%)(微博)、華泰證券(10.06,0.21,2.13%)、中國一重(3.90,-0.03,-0.76%)、中國西電(5.00,0.04,0.81%)募集金額都在百億以上,其中僅農行一家就達685億元。盡管主板新股的平均市盈率從去年33.33倍上升至今年38.54倍,但今年主板公司平均融資規模為25.91億元,遠低于去年平均融資額91.07億元。
其次,小盤股的發行市盈率出現明顯下降。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中小板新股的平均市盈率為45.02倍,而2010年前三季度中小板平均市盈率為52.76倍;創業板方面,前三季度平均市盈率為52.98倍,較去年66.87倍降幅21%。這也是今年創業板發行數量大幅增加但融資總規模維持原位的原因。
展望未來新股發行情況,國都證券分析師張翔認為,目前重大行業的成熟公司多數都已經實現上市,而未上市的大部分公司還需要完成改制等其他工作,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大盤股上市數量會減少。相對來說,中小板、創業板由于上市資源更多,且國家政策也支持其發展,因此發行家數還不會出現下降。但受市場走勢影響,資金對小盤股的追捧熱情明顯降溫,超募現象得到緩解。在發行節奏上,由于目前發行人具有自主選擇發行時間的權利,因此在市場低位時,更多公司可能會選擇向后拖延發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