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泰百貨和鄂武商股權之爭,到底爭什么?
公開信反駁武商聯,稱增持無違規
銀泰向鄂武商股東“隔空喊話”
高管表示非為爭奪控制權,只為推進重組
在一連串爭奪股權的明爭暗斗之后,鄂武商A股權之爭再起風波,鄂武商A董事長劉江超在股東大會上的強勢作風和言語成為新導火線,一向沉默的銀泰百貨終于做出正面回應,前日在企業網站上面向鄂武商全體股東發出一封公開信。
在長達數千字的公開信中,銀泰方面針對此前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市場關注股東間訴訟、股權爭奪原因等作出回應和解釋。銀泰百貨的某位高管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誠,此番爭端的根本原因并非外界所傳的為了爭奪上市公司控制權,而只是希望銀泰投資的鄂武商能做好企業,解決許諾多年卻多年懸而未決的重組事項。此前始終保持沉默是避免引起更多爭端,希望通過正常對話機制來解決雙方的爭端。
不過,6月28日鄂武商A董事長劉江超在股東大會上拒絕讓作為第二大股東的銀泰系發言的做法令銀泰方面很失望,銀泰方面希望通過發公開信的方式,讓公眾了解更多信息,也希望雙方能重新回到談判桌上,進行公開、公平、透明的對話,共同解決爭端。
股權爭奪與不公平待遇
雙方的紛爭已經延續數月。3月29日,鄂武商A公告,通過浙江銀泰投資在二級市場增持,銀泰系共持有鄂武商A股權達22.72%,超過武商聯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22.69%,拉開了雙方在二級市場上的爭斗。
隨后,在銀泰投資連續三次增持的緊逼后,武商聯連續采取增加一致行動人的方式,來保持第一大股東的微弱優勢。武商聯又以大股東的身份宣布對鄂武商A進行重大資產重組,鄂武商A因此在4月14日開始停牌。{page_break}
6月9日,復牌之后的首個交易日,武商聯及其一致行動人耗資近5億人民幣,增持公司股份2536.25萬股,持股比例達29.67%,反超銀泰系,保住第一大股東位置。
如果僅限于二級市場的爭奪,雙方的紛爭可能不會引起太多人的關注。幾個回合的你來我往之后,雙方除了在二級市場上的爭奪之外,更是對簿法庭。武商聯方面以銀泰投資涉嫌違反我國外資收購上市公司的規定在二級市場違規增持公司股份為由,于5月18日向法院提起訴訟。
6月28日,特地趕來參與鄂武商A股東大會的銀泰百貨代表最終沒能和媒體、機構、股民進行交流,媒體和股東代表曾提議讓銀泰系代表發言,但卻被鄂武商A董事長劉江超一句“我主持會議,我說了算!”喝止,會后的交流會上,站在臺上的劉江超對涉及到股權、銀泰等事宜,也一概拒絕回答。
“沒讓發言,沒有對等的對話和溝通機制,銀泰長期遭遇不公平待遇,很委屈。”昨天,在公開信發布之后,銀泰百貨的高管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鄂武商A董事長劉江超在股東大會上的表現僅僅只是一個縮影:董事會的董事席位安排長期與股份比例不相稱、董事長為逼迫銀泰方董事簽署文件而揚言威脅要“趕走”銀泰提名的兩位高管、未經董事會審議擅自用董事會名義發布公告、進而發展到此次股東會上直接剝奪股東的發言權利等等。
銀泰反駁武商聯,稱增持無違規
針對5月18日武漢國資旗下的武漢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開投)起訴浙江銀泰投資有限公司“違規”增持事件,銀泰方面也作出回應。
銀泰方面在公開信中表示:“武漢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是全資國資公司,持有鄂武商1.18%的股份。先是在大股東多方尋找‘一致行動人’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繼而又完全沒有法律依據地對銀泰發起訴訟。當地法院并沒有按照訴訟法中的管轄原則,已在當地強行立案,并以‘證據保全’為由,非法凍結銀泰的股份。”
作為武商聯的一致行動人,武開投將浙銀投訴上法庭,法庭上的對峙成為雙方在控股權爭奪中都繞不開的一個環節。就目前來看,對浙銀投的資質認定應該是案件的核心。據工商資料顯示,浙銀投為臺港澳法人獨資有限公司,且其股東為銀泰百貨(香港)有限公司,可以認定浙銀投在性質上屬于外資企業。
上述銀泰百貨高管則表示,對方引用的是國家部委的相關規定,是否違規應該向主管部門提起申訴,由相關部門下結論,而不該由上市公司的小股東直接提起訴訟。他同時表示,銀泰方面已經咨詢過很多相關律師,通過論證后,并不存在任何違規乃至違法的行為,銀泰方面有充足信心應對。
另外一方面,銀泰方面作出反擊,在公開信中表示:“已對武商聯等公司、鄂武商董事長及相關中介機構,就涉嫌在一致行動人協議中制作虛假文件、嚴重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準則、違規增持股票等違法違規行為在杭州地方法院立案。”銀泰百貨高管也證實了已對劉江超等人在杭州起訴,但是具體細節并未披露。
銀泰系到底在“爭”什么
在此前的幾番爭奪過程中,始終保持沉默的銀泰系,讓外界生出眾多猜疑之心。有分析人士認為銀泰系此番增持或許是為攪局鄂武商A的增發,也有人認為是出于業態糾紛、攪黃對方摩爾城項目,也有人推測可能僅僅是為了投機性獲取股價利益。
那么,銀泰系到底在爭什么呢?這需要重新回顧雙方之前的歷史背景。截至2005年底,武漢市國資委下屬的武漢國資公司掌控的鄂武商、武漢中百、武漢中商三家公司總資產分別為33億元、28億元和23億元。當時的武漢國資委信心滿滿,期望組建商業集團打造商業航母。{page_break}
在這一背景下,武漢國資決定引入銀泰系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武漢行業航母的打造。2005年進入鄂武商之后,銀泰系便迅速增持直逼武漢國資的控制地位,但卻在2006年底爭奪控制權失敗。此后,武漢商業整合也在緩慢進行中,成立了武商聯集團,用于整合鄂武商、武漢中百、武漢中商三家上市公司,并承諾三年內解決同業競爭。但是,4年過去了,武漢的商業格局依然維持現狀。
銀泰百貨高管告訴記者,當時武漢市政府邀請銀泰系前去投資,公司方面的訴求至今未曾改變,那就是力圖推動做好對方的業績和推進重組。作為公司引入的戰略投資者,銀泰系自然希望公司能做好,給自己的投資帶來更好的收益。
他指出,當初銀泰系進入投資時,有著50多年的鄂武商就已經是湖北排名領先的零售企業,但此后受制于重組始終沒有推進等問題,發展并不理想。
“銀泰系并非要爭奪公司的控制權,我們從被邀請投資以來的訴求始終沒有變過,就是把公司做好和把重組做完,解決大股東的同業競爭問題。”上述高管指出,承諾了三年解決的重組問題,4年了都還沒有實質性進展。更令銀泰系氣憤的是,如此重大的事項,始終沒有給過他們任何文字性的重組方案,更不要提相關的測算、數據以及法律安排等相關細節。此番銀泰系再度增持,也是希望盡快推動重組事項。
該高管同時表示,銀泰系仍希望雙方能回到談判桌前,進行公開、公平、透明的對話,共同解決爭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