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旱澇急轉 農產品減產成定局
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歷了連月的大旱后,又出現通脹形勢更加嚴峻。
截至6月19日7時,浙江省因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8.4億元。據媒體報道,多年未遇洪災的杭嘉湖地區近日搶割小麥、油菜等農作物。但由于收割、烘干設備短缺,造成大量已收割小麥腐爛或者品質下降為飼料級。
來自安徽省民政廳的消息則稱,強降雨已經致使農作物受災面積8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41億元,其中農業損失5.24億元。
江西防總最新統計顯示,本月14日開始的強降雨,目前已造成江西省34個縣市433鄉鎮受災,共造成249萬畝農作物受災,受災人口204萬人,倒塌房屋3090間,直接經濟總損失26.7億元。
此外,暴雨還造成湖北省內31個縣市區受災,農作物受災261.2千公頃,貴州省農作物受災31.5萬畝,粵東四市出現災情,20多萬畝農田受災。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統計顯示,近期的強降雨緩解了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的旱情。受旱面積減少八成。但由于降雨分布不均、部分旱區雨量不大,目前湖北西北部、安徽淮河以北及江蘇北部地區仍有旱情存在。
持續數月的大范圍干旱剛過去,洪澇災害又至。市場尤為關注災害對長江中下游農業造成的影響。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數據,截至6月15日,全國已夏播農作物1.79億畝,完成計劃的34.1%,同比快1個百分點。
相關行業研究員分析稱,早稻、菜籽等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傳統作物,此前持續數月的旱災致使這些作物的長勢普遍較差,畝產量出現明顯下降。此外缺水造成田里無墑,影響了中稻的播種時點。早稻在夏糧中的比重僅占1/3,而且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產量占全國總量的四成,原本的干旱對夏糧的影響較小。但現在緊接著而來的洪澇災害則將加深對農業生產的不良影響。眼下正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早稻收割、中稻移栽、部分地區夏播的季節。持續的降雨將影響早稻的收割。雖然水稻對洪水的耐受能力較強,仍有一定數量的稻秧會被沖走。如果洪澇災害持續時間長將影響農民補種的熱情,因此對秋糧的產量預計難以保持樂觀。
前段時間的干旱使長江中下游幾大淡水湖面積急劇縮小,嚴重影響淡水養殖業。鰱魚、鯽魚、鯉魚等常見淡水魚價格連續上漲,漲幅達20%至30%。齊魯證券分析認為,隨著近期的持續降雨,占我國淡水水產量50%以上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旱澇急轉,鑒于4至5月水產最佳投苗時間已經過去,目前的洪澇災害又降低了養殖者后期投苗的積極性,淡水產品下半年將面臨減產壓力,海水養殖產品將起到部分替代作用。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長江中下游農產品減產,供需不平衡將加大抗通脹的難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