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立輝:“真維斯樓”對發展中的中國教育事業而言多多益善
曾向內地貧困地區捐贈了8所“真維斯希望小學”沒引起社會關注的真維斯服飾(中國)有限公司,向清華大學捐贈善款后,獲得清華一座教學樓冠名的回報,在社會引起巨大爭議。
不可否認,向清華大學捐贈善款獲一教學樓的冠名,真維斯之舉已超過了再捐贈10所希望小學的影響力。當人們在爭論清華大學該不該出現真維斯樓問題時,我卻在思考,目前社會最需要教育資金捐贈者,是有著國家資金投入的中國最高學府?還是蝸居在城市邊緣的農民工子弟學校?是那些連午餐都吃不飽的貧困山區中小學生?還是一園難入的幼兒園呢?慈善的價值所在,不是看其社會的商業影響力,而是考評被捐贈者精神上的真正受益。
清華冠名“真維斯樓”行為,在網絡投票中遭到了58%的清華學子反對,“真維斯樓”銘牌后被人潑漆摘取,從表象看似乎是清華學子害怕“被商品化殖民”的一種抵御,但深層次表達出的,是對當今社會一些捐贈文化教育事業善舉動機的質疑。
為什么偉大的愛國者、實業家陳嘉庚,捐款創建了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和73所小學,沒有一座教學樓刻上捐贈者姓名,但陳嘉庚英名卻流芳百世?除陳嘉庚一生過著儉樸的生活,卻傾其所有先后捐贈一億美金投資中國教育事業,其善舉規模之大、毅力之堅,為中國及世界所罕見外,更與陳嘉庚“民智不開,民心不齊,啟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國”的慈善動機分不開。教育是千秋萬代的事業,是提高國民文化水平之根本。
邵逸夫在與中國內地沒有任何生意時,向祖國正需發展的教育文化事業捐贈了34億港元的巨額善金,以“逸夫”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及其文化藝術、醫療設施5000多個遍布中國各地,人們或許已記不住這位以“大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為人生信條的影視巨子有多少慈舉,但邵逸夫不求回報的慈善精神卻對社會產生著重大影響。
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迫切需要對教育事業捐贈的善舉,來推動人才的培養、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振興,迫切需要具有慈善核心價值的捐贈行善之舉。為使自己的捐贈善舉真正體現慈善的價值魅力,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2億元善款時,與扶貧基金會簽署了“史上最苛刻捐款合同”:基金會必須在半年內將2億元捐款發放到西南五省區的近10萬戶困難群眾手中;善款下發后,將由評估機構隨機抽檢10%的受助家庭,如發現不合格率超過1%,中國扶貧基金會對超過1%的部分予以30倍的賠償。同為善舉,曹德旺的慈善動機鮮明感人。
贊賞“真維斯們”對中國教育事業的善舉,也贊賞清華學子為捍衛大學這片精神圣地對商業入侵文化行為的反對。在浮躁功利的財富至上價值觀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國的教育需要社會捐獻善款的同時,更希望能獲得精神財富的捐贈。有責任的善行之舉,體現慈善核心價值的善舉,對發展中的中國教育事業來說,多多益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