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老板自爆美容產品黑幕 快速美白危害大
有人為了追求快速美白護膚,在美容院一擲千金;有人為了美體豐胸,在美容院大費工夫……然而,接受不正規的美容往往事與愿違,常常導致毀容事件發生。
最近,一些消費者反映,用了一些美容院的護膚產品,面部出現發紅、干燥、脫皮現象,一旦停止使用,就覺得瘙癢難耐、發燙腫脹。對此專家指出,一些美容院為了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使用的護膚品中加入了激素藥物,“激素護膚”對危害。
快速美白的秘密:“激素護膚”危害大
“我花了幾萬元,沒買到美麗,買到的是痛苦。”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接受治療的陳女士在一家美容院接受皮膚護理后,皮膚出現了多種問題。陳女士感嘆自己經歷了一次皮膚歷險記。
為了讓皮膚變得光滑白皙,一年前,家住邵陽的陳女士在當地一家美容院做皮膚護理,并每天使用美容院推薦的護膚品。
“剛開始的確效果不錯,我感覺自己的皮膚好了很多,變得光滑紅潤。但好景不長,半年后,我的皮膚開始逐漸出現各種問題,變得很敏感,容易發紅、干燥、脫皮,經常覺得很癢,只要隔四、五天不使用美容院推薦的產品,就更加難受,有時候半夜會癢醒來。”陳女士說,“在醫院接受檢查后,醫生說我使用的護膚產品中含有糖皮質激素。”
倒霉的不止陳女士,家住長沙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在美容院用了美白淡斑產品,皮膚發紅、過敏,在醫院診斷得了激素依賴性皮炎,現在光治療費就花了幾萬元。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主任謝紅付教授介紹,每天接診的患者中,10個里就有1個在美容院使用不合格的護膚產品,不少患者出現皮膚萎縮、血管增生、色素沉著等現象,有些瘙癢、灼熱等特別難受的癥狀。
謝紅付指出,有些美容院為了追求短期經濟利益,使用的護膚品中加入了能快速起到抗過敏作用的糖皮質激素藥物,這樣對敏感性皮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長期使用會造成損容性的激素依賴性皮炎,消費者可能半年甚至二、三年后才發現患上了此病。
美容院老板自爆產品黑幕
“一些美白產品,其實是牙膏的原料做成,成本為5元錢,賣給消費者是100多元;一些美體精油、豐胸精油,其實就是植物油;10毫升的豐胸精油成本是8元錢,賣給消費者要上千元。美容行業是暴利行業,不靠美容產品賺錢靠什么?”曾在廣東、湖南從事美容行業工作的葉曉麗(化名)坦言。
葉曉麗曾在廣東湛江一些美容院工作,后來回到湖南長沙開了美容院。前年,由于使用自己進的美容產品,葉曉麗的皮膚出現嚴重問題,經過調養才有所好轉,這讓葉曉麗下決心把正在盈利的美容院關了。
“我對這些產品實在是不放心了,不敢再經營。”葉曉麗說,“有些美容產品是從網上進的,有些是廣東一些家庭式作坊生產的,還有些是牙膏廠生產的。產品制作出來后,會分罐裝好,然后連同一些牌子標簽一起賣給美容院,需要貼什么樣的牌子都可以,這在美容行業是普遍現象。”
“一些不正規的美容院賣打折的"大品牌"產品,消費者真假難辨。要知道,真正的大品牌產品價格昂貴,美容院打折的話,利潤空間較小。”葉曉麗說,“一些美容院怕出問題,代言一個品牌最多一年的時間就會更換。”
“那些號稱七天美白、淡斑的產品不可信。我曾經代言過一些美白淡斑的產品,效果是不錯,但鉛、汞含量嚴重超標。消費者使用這類產品,一開始會發現皮膚滑了白了,但使用的時間長了,皮膚會越來越薄。”
葉曉麗說:“據我所知,某種品牌的過敏率是50%,但美容院依舊推薦,而且賣得挺火,就因為有利可圖。我們的進貨價格偏低,一般進1萬元的貨,廠家至少打五折,進貨多一點還可以打一至三折。”
專家提醒消費者理性消費、科學護膚
中國皮膚科醫師協會名譽會長鄭志忠教授認為,很多人接受不正規的皮膚美容,常常導致損容、毀容事件發生。女士們的美容護膚需求呈幾何形增長,美容護膚幾乎成了“全民總動員”,但我國皮膚健康咨詢、美容護理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問題很嚴重。
謝紅付介紹,目前國內注冊的美容院有158萬家,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美容行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大多數從業人員沒有接受過醫學專業培訓。很多美容院護膚品中,如祛斑、保濕、祛痘等化妝品中,加入了糖皮質激素等,導致消費者損容甚至毀容。
專家指出,目前醫學上90%的皮膚問題由保養不當造成,皮膚日常保養隱藏著巨大危機,美容護膚行業現狀不容樂觀:
一是有些人把上美容院護膚當成一種體現尊貴身份的行為,以為化妝品都是“越貴越好”;有些消費者希望“立竿見影”,聽信美容院的夸大宣傳,選擇副作用大、對皮膚傷害性大的產品。
二是一些人把美容院當成是能治病的醫院,皮膚出了問題首選美容機構,而不是醫院。痤瘡(青春痘)、面部色斑、敏感性皮膚等影響美容的皮膚病,百姓認為不是病,而是一個普通的美容問題,首選美容院。美容院從業人員大多沒有受過皮膚科醫學專業培訓,把疾病的治療當成簡單的美容護膚,很可能會產生損容的后果。
專家建議,應推廣科學健康的醫學護膚理念,讓大眾掌握科學安全的護膚知識,指導大眾選擇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咨詢和治療;另外,應提高美容院的準入門檻,提高美容師的專業素質,加強其醫療知識培訓;監管部門應定期對美容院服務質量進行檢查,對使用不正規美容產品的美容院進行重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