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股權激勵“倒掛”蔓延 “逃權”初露端倪
股權激勵計劃。
另外值得關注的細節是,5月6日,鼎漢技術董事會通過有關首期股權激勵計劃人員調整的議案。其中,激勵對象之一的李明因個人原因于5月4日離職,已不具備規定的激勵對象資格。而原本是激勵對象的趙國峰、袁世強、周瑞峰、夏冬、林楠、李慧6人因個人原因自愿放棄認購限制性股票。
此前,創業板修正激勵對象的公司并不在少數,但原因均是相關當事人離職。如神州泰岳的首期激勵對象比修訂草案減少了18人,皆因個人原因中途離職。
回看鼎漢技術的股權激勵計劃,公司原擬授予56名激勵對象303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日為今年4月18日,授予價為19.15元/股。盡管此后鼎漢技術股價連續下跌,但截至昨日,激勵對象若參與認購,仍有約30%的浮盈空間。在此背景下,趙國峰等6人在在職狀態下放棄認購限制性股票,實在有些令人費解。
從常理推測,如果獲利空間足夠大,資金籌措顯然并非最大問題。合理的原因或許是上述6人并不認可自家公司現有的估值,或是對未來的解鎖條件能否達成存在疑慮。由此也折射出一個尷尬,即隨著創業板估值進一步回歸,股權激勵應有的激勵作用或被削弱。
創業板公司行權價與市價“倒掛”的現象繼續蔓延。昨日,漢威電子高于市價推出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但股價卻下跌3.4%,“倒掛”幅度為4.7%。
據漢威電子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司擬向91名激勵對象授予310萬份股票期權,占目前總股本的2.63%,其中首次授予281萬份,并預留29萬份。該計劃有效期不超過5年,分3次行權,行權比例分別為30%、30%和40%。設定的行權價為20.25元。
查看激勵計劃可見,其設定的主要行權條件是,以2010年凈利潤為基數,公司2011年-2013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20%、40%、60%;2011年-2013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于7%、7.5%、8%。而2010年度漢威電子盈利4232.45萬元,同比僅微增5.42%,基數較低。對照之下,上述行權條件顯得較為寬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