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也是一種理財方式 了解產品屬性別買了后悔
銀保產品,它也屬于投資理財的一種,但是它的發行機構、保障能力、投資金額、投資期限與銀行理財產品大相徑庭。
保險公司負責生產
銀行負責銷售
“你好,我想問問在銀行買的保險是騙人的嗎?他們告訴我這個也是理財產品,而且收益有保障。”上周,本報不只一次接到類似的讀者電話,他們表示,對銀保產品了解不多,不知道銀行為什么要賣這種產品。
首先,我們要向大家解釋,銀保產品不是騙人的,銀行銷售此類產品也屬于正常的銷售行為。為了不讓大家買完銀保產品再后悔,我們將為您更加詳細地解讀何為銀保產品,它與銀行理財產品的區別在哪里。
一般由保險公司研發并通過銀行、保險代理公司等渠道代理銷售的保險產品,統稱為銀保產品,它也屬于投資理財的一種,但是它的發行機構、保障能力、投資金額、投資期限等與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比如銀保產品由保險公司經營,理財產品由銀行經營;銀保產品的期限較長,少則三年,多則幾十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比較短,少則幾天多則一兩年,而且銀行理財產品起點較高,一般為五萬元,銀保產品起點較低,幾千或一兩萬元即可購買;繳費期限不同,所有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一次交清,而銀保產品有的需要躉交(一次性交清),有的則需分期繳費。
還有銀保產品一般分為固定收益加上分紅收益,凡是提到分紅類的理財產品,多是銀保類產品。一旦購買了銀保產品,你會發現合同上的條款和所蓋的公章都是保險公司,而不是銀行。 {page_break}
銀保產品有弊有利,看你看重什么
有些讀者反映,自己在銀行買了銀保產品,當初不知道是保險,后來知道了,想把這個保險給退掉,但聽銀行的人說,不能全額退款,利益損失很多,所以感覺特別上當。
對此,省內一保險從業人士談道:“之前有很多保險代理人在做銷售時不給客戶講解真實的情況,對產品夸大其詞,導致大家對這個行業的不信任,一提到保險,就談虎色變。”
“作為銀保產品,更是如此,在給客戶做推薦時,銷售人員并沒有直接說這個就是保險,而用理財產品等字眼代替,有點欲蓋彌彰的感覺,其實你要是真能把產品的特點和優勢大大方方地給大家說出來,未必沒有人去買。”該人士認為。
隨后,這位人士舉例說,銀保理財產品具有和存款一樣的儲蓄功能,能提供一份固定的收益,屬于無風險投資產品。同時,銀保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銀行存款、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收益率隨市場利率變化而變化,可根據產品運作情況定期分紅,特別在當前加息的環境下更是能體現它的投資理財功能。
但是銀保產品也有劣勢。比如,繳費期限比銀保理財產品時間長,占用資金,銀保類產品還是屬于保險,它的側重點在于為大家提供保險,收益只是穩定為主,并不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高。同時,對于分紅類銀保產品,它的紅利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了解這些,再遇到有人給您推薦理財產品時,一定要長個心眼。 {page_break}
銀保渠道期待規范和高品質
在2010年11月,保監會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突然叫停銀保駐點銷售,并限定每個銀行的保險銷售網點只能代理不超過3家保險公司的產品。
這對許多依賴銀行渠道銷售的中小型保險公司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沒有專業的銷售人員,沒有專業的銷售話術,只是依靠銀行,銷售情況肯定是不如從前。但采訪中,部分保險公司表示,業務受限并不嚴重,銀保產品銷售量雖不如從前,但也算是穩定。
對此,有保險公司銀保渠道的負責人表示,銀保業務規范文件出臺以來,積極影響正逐步顯現。
一是銀保合作更趨規范。保險公司和銀行開始對合作協議進行清理和規范,在合作對象選擇方面更趨審慎,對于合作方市場形象、管理能力、服務能力的重視程度提高。
二是銀保雙方更加重視銷售品質管理,更注重提升銷售隊伍的合規意識。
三是銀保開始積極探索新的銷售模式和隊伍管理模式,銀保轉型加快,一些保險公司和銀行已經開始研究轉變銀保專管員管理模式。
“銀行負責銷售后,對保險公司的培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已經開始著手在分公司成立專門的銀保培訓部,確保產品能高質量地銷售出去。”該人士介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