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有望持續加速升值
4月以來抗擊通脹正成為當前貨幣政策第一要務的背景下,近期多種政策工具正在“火力全開”,而作為應對輸入性通脹的一項重要手段,人民幣升值或將繼續加速。
3月下旬以來,伴隨著歐洲央行近3年來首次加息,美元指數在國際外匯市場出現新一輪下跌,并于4月14日創出74.62點的近16個多月新低。在此期間,歐元、英鎊、澳元等主要非美貨幣則持續大幅走強,其中商品貨幣澳元對美元匯價更創出1.0582的歷史新高。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不僅跟隨其他非美貨幣同步走強,更多次在美元出現反彈的情況下創出匯改新高,主動性升值特征已十分明顯。
央行行長博鰲論壇2011年年會上接受媒體聯合專訪時表示,已經使用匯率工具對抗通脹,人民幣前期也有較快升值。此外,周小川還特別鮮明地指出,利率政策并非只有優點沒有缺點,在全球流動性充裕環境下,如果利率工具使用得太多或太猛,將可能導致熱錢、資本流入較大。分析人士表示,周小川行長此番表態,進一步賦予了匯率工具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的“新角色”。
去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貨幣政策全面回歸穩健,2010年四季度至今央行已連續7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4次上調基準利率。從保持后期貨幣政策組合的靈活性以及單一貨幣政策的調控彈性來看,在加息與上調準備金率等緊縮手段密集推出之后,匯率工具完全可以進一步躍至前臺。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控通脹的政策目標下,人民幣升值對于利率、準備金率等政策手段將具有特殊的替代作用。
2010年以來的本輪物價上漲,一項重要特征就是輸入性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盡管近期國際原油等商品期貨價格有所回落,但卻依舊在高位徘徊。而與此同時,美元的弱勢與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寬松取向,也依舊沒有出現實質性改變。可以預見,當前全球新興經濟體普遍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仍將在未來較長時期內延續。而人民幣在合理水平上加快升值,也將勢必有助于緩解來自外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人民幣匯率迭創新高的同時,歐元等其他主要非美貨幣匯率也在同步走強,近階段人民幣對主要非美貨幣的匯率并沒有顯著走高,其中人民幣對歐元、英鎊近期更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因此,從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的有效匯率角度分析,人民幣仍然可以繼續大幅向上拓展升值空間。而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在宏觀經濟依然保持平穩快速增長、A股市場整體依舊處于歷史偏低估值水平的背景下,人民幣本輪升值加速,或將有望成為市場攀升的新動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